过分关注成压力
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吴剑
1999年《健康报》心理导刊
高考即将到来,最着急的就是家长们,他们觉得要为孩子们多做点什么才放心,这种心理应激也是对家长的考验。每年高考前,也是心理医生比较忙的时候,更多家长的问题是自己如何去做?这对心理医生来说虽然是老话题,可是对家长来说,却是最重要的话题。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是不关注,不关注就是最好的关注。当然,要孩子的家长不关注孩子的高考是不可能的,这里说不的关注其实就是最好的关注。社会对孩子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家长不断地提醒,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强化,会使孩子的压力额外地增加。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对任何事情莫不关心和过分关心都可以使效率下降,适当的关心其实是最可取的。所谓适当的关注,就是象平时一样,大可不必专门去陪、去送,搞些特别的提醒,这些行为都是画蛇添足,可能会适得其反。不关注就是内心里关,表面上不关注。孩子是大人了,他对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很注意,家长万分焦急的神态,无疑也是刺激。家长镇静自若,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和积极的暗示,家长慌了神,孩子就没有了主心骨。这种心理是相互影响和传染的。有条不紊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高考最有利。关注的方式要和孩子的心理状态相适应。孩子缺乏压力,就应该给他适当的压力,孩子压力过高,就应该给他释放压力。关注孩子主要是关注孩子其心理状态,孩子镇静的心理,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意志,灵活的方法等,都可以使他们正常发挥,甚至出奇制胜。
转发:考研题库网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