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情绪辅导
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吴剑332008
1998、10、14
“人生需要有一种生活的艺术,而所谓生活的艺术主要就是驾驭自己情绪的艺术”。中学生处于情绪不稳定阶段,需要学习自己的情绪辅导。
⒈目标适宜:明白自己的情绪反应的原因,及对象。成熟者不无故发作,有对环境客观衡量,并且符合实际,符合自身,符合社会需要,不损害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情绪需要发泄,但是发泄指向自己导致自伤,自杀,还有迁怒。目标错误,情绪表达错误就没有意义。
⒉反应适度:情绪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情景相符。情绪的强度有六个等级:
惧
怒
悲
喜
一级:害怕
温怒
失望
适意
二级:惊慌
气恼
悲愁
愉快
三级:惧怕 愤怒
悲哀
喜悦
四级:恐慌
大怒
悲戚
快乐
五级:恐惧
暴怒
悲伤
大喜
六级:恐怖
狂怒
悲痛
狂喜
中学生情绪不成熟,易外露,易变性,冲动性,肤浅性后增强烈性,不调性。经历一生情绪最强期,“狂飙期”正是指青少年时期。他们的犯罪有激情性,无预感,无动机,无目的,是偶然,意外,高涨的情绪产生。中学生应该学习有度的发泄,过分发泄就不健康,强烈而持久的发泄就是心理疾病,过分压抑也是病。理想的方法是遇事需理智,量善恶,克感情,学发泄,这可以使忧愁减半,欢乐增倍。
⒊以良好的情绪为主:遇到不快的事情仍然热爱生活,遇到痛苦仍然悦纳自己,唐朝孙思藐的《卫生歌》:“世人欲识人生道,喜乐常有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利修身去烦恼”。明朝养生学家不无基“六常有”:常有安静心,常有自觉心,常有喜欢心,常有善良心,常有和悦心,常有安乐心。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忘我的工作学习可以排除烦恼。心理卫生的原则是:没有大脑可以同时思考一件以上的事情,只能交替思考两件事情,绝不能同时思考两件事情,感情也是如此。工作和学习是最有效果的安神剂。无事可做,思想真空,情绪填补,思想静止,忧愁入侵。无暇考虑自己是否幸福快乐时,就不再有忧闷。
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倾诉衷肠,就可以更好地认识烦恼,清理情绪,推心置腹的谈话使副松弛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