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与健康
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院长吴剑
健康就是资源,健康就是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健康是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提到的健康概念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日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心理卫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它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一般可由以下六项指标来衡量
1,适应能力。“适者生存”,对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内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可以改造环境,但不能脱离生存的环境,由被动适应完主动适应,有利于健康需要。对环境的适应,特别是对变化的环境的良好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适应能力与大脑-神经系统的强弱,灵活性有关,与生活经历和学习锻炼有关。
2,耐受力。是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承受力和抵抗力。各人的耐受力不同,对刺激的反应也不同。短暂而强烈的刺激引起心理反应,而长期慢性精神折磨更易引起心理疾病。有人终身与刺激伴随,但并无严重心理问题。有人把刺激当动力逆境成才。在刺激面前,有人影响终身,有人泰然处之。人的先天素质,神经系统的特点,气质类型影响忍耐力,重要的是后天的人格特征,特别是世界观和生活锻炼出来的坚强意志,生活信念。
3,控制力。指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是可以自觉地,能动地加以控制和调节的。心理活动过程的随意性程度,协调性水平,节律性稳态,自觉控制和调节的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有关。一个人心身健康时,其心理活动自如,思维敏捷流畅,逻辑严谨,情感表达恰当,仪态大度,举止得体,词令通畅,应对如流,随遇而安,不卑不亢,动机适宜,容易满足等。
4,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和意识清晰程度完指标,注意力不易集中常常是心理健康欠佳的表现,注意力涣散一般没有固定的指向,而生活难题造成的分心是总在想着某件事而对当前进行的工作有所忽略,两者都降低了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注意力不集中还影响观察力和记忆力。注意力的稳定性过分增强如强迫观念则是心理疾病。
5,社会交往能力。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心理活动的产生和维持有赖于社交的发展,社会交往被剥夺往往出现心理疾病,社交能力标志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隔离和封闭自己可能是心理疾病,过分交往可能是躁狂状态。社会交往应该适度,择友而交有目的,并从品德,才学,思想等方面着眼。如果一个人总是对人和事冷漠或以自我为中心可能是心理疾病,一个人没有知心朋友很少交流思想感情,尽管工作行为正常但不能说他没有心理缺陷。
6,康复能力。是蒙受精神打击和刺激而心理创伤后的康复能力。人生在世,难免受到打击和冤屈,心理创伤后情绪会出现各种反映,严重者还会自杀。由于情况不一样,各人的康复时间和程度都不一样,有人很快康复,一笑了之。有人耿耿于怀。并造成性格改变和心理疾病。因此,康复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