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但以个性的改变和类似神经症的症状最常见。如无故发脾气,不能自制,敏感多疑,自语自笑,无端恐惧,各种不适感:失眠,头痛,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缺乏热情,学习工作能力下降。可持续数周到一年。随后出现心理活动逐渐迟钝,情感淡漠,喜怒无常,对学习生活缺乏兴趣,行为退缩,日益脱离现实生活,如不及时治疗将出现人格衰退现象。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在疾病早期症状活动明显,以药物治疗为主,加快控制症状。当症状开始减轻进入缓解期时,帮助病人了解疾病属于功能性,妄想是缺乏客观根据,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提高自知力,并鼓励病人参加社会活动和配合治疗等。当疾病进入慢性阶段,应加强病人社会联系,活跃病人精神生活,防止人格的衰退,组织一定的劳动,文体和学习活动等综合治疗。所以精神分裂症十分需要心理治疗,尤其在康复期间。
经治愈,症状缓解的病人再出现症状就是复发。一般发病急,病人全愈机会就多;复发的次数多,完全缓解的可能小。因此,防止复发十分重要。复发率高低和病人是否坚持服药有关。精神疾病是个体与社会或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要防止发病和复发: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遭受心理创伤及不良教育,往往形成心理障碍的内在不良因素。⒉培养个性健康发展并加强锻炼,使之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相统一。⒊加强锻炼,保证睡眠,注意心身健康,减轻工作压力,防止心理创伤和躯体疾病,对疑有情绪反常,疑虑多端的,早期检查诊治。⒋优生优育,遗传因素是某些心理障碍的原因,为了下一代,应避免近亲结婚,减少此类疾病,进行婚产前检查,有染色体畸变坚决中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