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价格的合理性探索
南平市人民医院总经理吴剑353000
2006-04-05
发表在:《医药经济报》2006、4、28
发表在:《医院周刊》第16期
不少地方为了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做了许多努力,包括单病种限价,费用零增长等。多少由此想的医疗价格的合理性问题,其实需要探索。
我们国家的物价局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政府机构,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价局的工作越来越少,说明我们的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医疗服务机构成为为数不多的物价局发挥作用的地方。
但是,医院的价格孤岛越来越显示出市场价格的扭曲。一方面医院的成本已经高度市场化,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价格逐步增加,水电费用正常上调,基本上没有一项成本开支不是按照市场价格采购的。何况2006年政府测算,物价上涨预期是2-3%。
医疗服务的价格的所有价格中管理最严格的,物价局经常检查,多收费用是严格禁止的,单病种核算的核心就是控制收费和医院收入。政府指望通过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服务数量,来达到医院增加收入的目的,有点一厢情愿。服务效率的提高需要医院比较好的激励机制,但是目前没有。增加服务数量,是群众的收入增加,健康消费能力增强,这个可能性也不大。
那么,医院就出现了个问题,收入不能增加,成本却在增加,结果就是亏损增加。如果政府拨款不增加,医院作为一个事实上的经济组织,就会出现生存困难,出现行业性的危机。就必然影响医院的目标实现,社会功能的履行,最终还是影响病人的根本利益。形成的政府行政手段迫使医院收入不增加或者减少,而放开的市场采购成本增加之间的经济矛盾。
这是医疗服务价格扭曲的一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存在着,如中医治疗价格明显偏低,不能不说对中医事业是致命性的打击。不能不说,医生的技术服务价格明显偏低,设备检查价格相对扭曲,使医院热衷于买设备,搞检查,创收入,形成不合理的利益导向和技术主义倾向,对医生劳动的相对否认。不能不说,人为地形成不同地区的不同价格标准,经济发达的地区价格可以上浮,经济不发达地区可以下浮,但是这些医院的除了人工成本有一定差别外,其他价格基本上没有差别的现实,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医院更加困难,医生收入进一步下降,医院人才进一步向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因为他们同样劳动,收入是不同的。不能不说,同样的手术,同样的技术,高等级医院的收费就可以高,低等级的医院的收费就可以低,结果是小医院都想做超范围的手术,一般手术都没有人去做。这些问题很多很多,因为价格政策实际上是行政手段来扭曲市场资源的配置,带有许多人为因素和主观决策,其结果就是一个扭曲的事情只有要更扭曲的事情来覆盖。
零增长有一定强制性,但是至少应该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和国民经济正常增长速度,合理确定增长水平,总体就是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低于群众收入增长速度。单病种核算的价格同样也应该有个合理增加的水平。我认为这些是比较理性的,不是情绪化的,主观化的,行政化的。不能为了政治,不管医院死活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