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的感想
儿子长大了,第一次送他去上学,心情的确十分激动,还记得小时侯自己一个人,也没有任何人去送,自己背书包走入了学校,一上就是十几年,觉得是非常自然的过程,没有人为我操心,也许我还有一弟弟的原因吧。而今不同了,只有一个孩子,上学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切似乎都在秘密中进行。为他上学去操心,也许这操心纯粹属于多余之举。
儿子似乎并没有此感觉,他也可能讨厌总是的幼儿园的生活,盼望小学的到来,但是爷爷的话的言外之意,他还是睁着大眼睛有一点点不明白“小牛犊,要上牛绳子了,上了龙扣就好了。”从那时开始,他就要上学一上十几年,小学5年,中学6年,大学5年,倘若还有研究生,十几年,风风雨雨,起早摸黑,都得往学校跑,不再有幼儿园,想去就去,想不去就不去的自由了。上学就是失去部分自由,这是成长的必然结果。不明白的人,可能会喜欢这一点,羡慕排队带红领巾的哥哥姐姐们。
儿子上学的路上,总是不放心,现在人贩子多了,车辆多了,陌生人多了,安全系数小了。因此爷爷专门接送,心理的事情总算有了落实,是塌实了,可是儿子每次都坚持自己一个人上学,不要爷爷接送,爷爷呢,也认为过去你们哥哥弟弟上学,从来没有接送,邻居两个孩子也不接送。原因不解,后来领悟,父母担心程度和子女数成为正比,这也是生活中的数学。
儿子上学开始一个月后,成绩不是太理想,这也是我们着急团团转,一点点办法没有,想起来,当初人家孩子成绩不好,自己可以发表一次见解,可现在却束手无策。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首先一条就是冷静,因为着急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其次为他寻找些原因,儿子还未开窍,没有入门,因为从幼儿园到上小学毕竟是个大变化,还不适应,父母也在学习教育子女的方法,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可叹是学习了做父母,又没有其他子女再教育了。平衡的破坏,是因为建立家庭新平衡,原来想儿子的学习应该没有问题,可是什么东西是应该的呢?也许父母期望太高,也许儿子不是一个才。顺应自然吧!成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工程,还得长计议,功到自然成,去努力学习等待,因为儿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1994、10、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