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手指头”会成为历史吗?
南平市人民医院总经理吴剑353000
2006-06-01
中医药以“简、便、廉、验”为特长,“望、闻、问、切”就可以诊断,开方抓药就可以治愈,按道理是最能够解决“看病能、看病贵”的医疗难题。
但是这些传统的优势、精华的历史、世代的总结,在现代医学科学面前,在严格的质量要求面前,在高度重视医疗法制的社会,在重证据重客观的情况下,显示出严重的不适应,甚至有出局的可能,传承几千的中医药文化面临着深重的危机和忧虑,世界文化遗产一方面说明它的伟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它的危机。
中医药理论对现代科学理论的严重不适应,200多年的现代科学技术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有着系统的实证主义色彩,如果以此为标准,中医药是否是科学都成为一个问题,如果在以科学为主流的思维理论的社会里,非科学的思维系统的命运必然是以卵击石,我们已经形成的科学思维习惯,决定着中医药的悲惨命运,即使我们按照科学的思维去改造中医药,但是二个不同的系统,永远难以相交,如果我们改造成功的话,中医药也已经面目全非了。如果要求西医去适应中医药的话,西医必死无疑。
中医药诊疗方法对医学法律体系的严重不适应,现代西医建立一整套法律体系和诊疗规范,类似商业社会的标准化,规范化,可重复,可操作,这有利于管理和规模化。但是中医药诊治具有明显的个性化、个体化思维,就象医学论文一样,西医需要样本,中医都是案例。西医是大规模教育成为可能,中医药师承作用不可代替。中医药削足适履难!
医学法律都是我数教训的结果,是各种利益的搏弈。为了保护病人的利益,实现医患利益的平衡,实行举证倒置有一定理由,这就给中医药出了个天大的难题,“望、闻、问、切”可以成为证据吗?如果不能成为证据那它有什么用?因为不能成为证据,医生们,包括无奈的中医专家,也不得不先动“三个手指头”,后来还必须去检验、CT,一系列没完没了的检查,后来,医生和病人都感到麻烦,干脆就省去这个步骤,如果上面检查就象征性地示意一下而已,有点演译着中医药死亡的悲惨故事。
中医作为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不适应,根据有人调查中国历史老百姓满意度最高的朝代是宋朝,那是1000年前中国文化最辉煌的时代,安逸、舒适、悠哉的生活渗透在中医文化中,但是现代化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高度现代化,甚至有点西方化,高速度、快节奏不仅反映在饮食等方面,也反映在健康方面,就医方面,要求马上、迅速诊断治疗好疾病,不能接受慢条斯理的诊治,阴阳平衡的医道。
我们太快把中医作为历史去看待,快得有点我们不能接受,快得有点痛苦,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也许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太快得令人目瞪口呆,也许我们有太的优秀遗产使我们无法分身,也许我们需要等待到中医药文化彻底成为历史,进入博物馆后,再去拿出精华部分古为今用。不过我想“三个手指头”肯定有其充分优势和存在理由,我也想CT、MR也有优势和理由,几千年证明有效的东西,无需和几十年证明有效的东西去比较,再往后几千年,甚至几百年,又可以证明“三个手指头”的神奇,因为医学是人学,医学是文化。
发表在:《健康报》2006、6、22、三版、“中医专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