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个人新闻、我的照片 |
泰达模式
记者旁白: 2003年9月26日,在天津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新生的婴儿诞生了,它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全新打造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新医院落成典礼那天,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发来贺电对医院将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和运营表示赞赏,她勉励医院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以及全体医务人员要勇于实践,真正按照新的运行机制,把医院办好,为公有制医院的改革创出新的经验。
因此,对于这所新体制医院的掌门人刘晓程来说,建这样一所医院就不仅仅是要解决全国400万心血管病人就医难的问题,还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趟出一条路来。他能否把这个新生的婴儿引向健康成长之路,某种程度上也牵连着全国18000家公立医院未来的生存发展。
众目睽睽之下,压力不可谓不大,走过一年变革之路的刘晓程院长,他会告诉我们什么?
对话:
红旗能打多久?
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只要矢志不渝,一定能迎来杏林中的春天
记者(以下简称记):一年来很多人都在关注着你们,也有人担心,您当初的美好设想是否会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中碰壁。
刘晓程(以下简称刘):你是说红旗究竟会打多久?我辞官来办医院,不是冲动,而是经过理性的思维,因为我看到了中国卫生事业的症结所在。今天我所做的一切,其实并不新鲜,就像当初安徽小岗村农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只不过是老老实实遵循了事物原本存在的客观规律。
今年,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卫生管理干部在天津开会,大家来医院参观,北京一所大医院的院长问我:这么大的投入(医院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什么时候还?没病人怎么办?我回答说,北京当初建建国饭店时,有人也提出同样的问题:中国怎么能建五星级饭店呢?什么时候能还?现在,好几个建国饭店都买回来了!如果承认医疗是市场,如果承认我这个体制是有生命力的话,我问诸位院长,我是公立医院,你们也是公立医院,我的效率比你们高吧,我的闲人比你们少吧,如果说,我还不了,你们更还不了,你们还不了,我可能还!至于说到病人的问题,如果我学的流行病学没有骗我的话,全国有400万心血管病人等待治疗,而全国每年得到治疗的仅有4万多例。如果我的建院理念不改的话,我相信有朝一日病人多得推不开门。中国许多大医院在老体制下运行,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跑冒滴漏,少慢差废,我建立了新体制,我有高的效率,我努力为病人服务,我不坑病人,这要还没病人,这不见鬼了吗?
一年来医院整体上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今年我们已完成了400多例手术,明年有望达到800到1000例……我坚信,有苗不愁长,只要老老实实地发现规律,认认真真地按规律办事,我们一定能迎来杏林中的春天。
穷人看不起、看不好病?
使出浑身解数把最大利益让给患者,高举人道主义和市场经济两面大旗
记:走进你们医院后,感觉气派豪华,像个四星级饭店。我听说,有个病人来医院,刚进门转身就走了,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还有一些贫困地区来的病人从来没有住过这样的医院,初来时不免在心里打鼓:自己消费得起吗?但一打听,普通两人间的床位费仅为50元,而设施却很高级:原装日本滑动拉门、日本病床,无障碍卫生间,全温空调,外线电话,薄屏彩电……而你们也一直在向社会承诺医疗收费最低。患者渴求的“物美”与“价廉”在医院里真的能统一起来吗?
刘:低廉的价格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说低于成本。用患者的说法是星级的服务,平民的价格。而这正是我们建立新体制所要追求的:让广大群众能在舒适的环境中看好病并看得起病,像模像样当回患者。怎么做到?使出浑身解数努力降低医疗成本,尤其是虚高的设备、耗材和药品的采购成本以及过度医疗成本,把最大利益让给患者。简单的先心病我们1.5万就可以拿下,一个搭桥4万元拿下,10种代表性的心脏和介入治疗的价格和平均住院日均价低于当地平均值。天津医保局马上要和我签约,搭桥、换瓣按单病种一口价结算。
记:这一年来,你们的病人有来自全国的工人、农民、下岗职工、残疾人,也有美籍华人,加拿大白人等等,病房有50元的标准间,也有3000美金的总统套间,这种高档和低标兼容的病源结构也是你们追求的吗?
刘: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支持不足,加上市场医疗物价不合理,使医院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补偿机制。因此,即便是公立医院也要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在坚持人道主义和医疗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我们通过细分消费人群,满足多层次的医疗需求。我们设计了6个档次的病房,患者可以对号入座,各取所需。原则是舒适程度可以有高低,但医疗标准却不能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