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触目惊心的肝病过度诊疗(一)

(2006-06-02 21:42:50)
标签:

健康/保健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触目惊心的肝病过度诊疗(一)  看不懂的昂贵收费

 

   徐州乙肝患者周某得病12年,为治病已花去人民币13万元,而病情并没有得到控制;济南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刘某,最近到某大医院做检查,抽血化验、做B超,一下就花去了800多元钱;秦皇岛的丙肝患者李某,正在使用医学界认为疗效最佳的长效干扰素,这种药一支就要1300多元;保定患者邱某因为酒精性肝硬化,反复出现消化道出血,花了8万多元最近仍病情恶化,大夫说惟一的出路是肝移植,而换一个肝需要25万~30万元人民币……

 

   解放军302医院刘士敬主任医师所描绘的肝病医疗现状是黯淡的。他说,目前各种肝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和疑难疾病。除了不断增长的乙肝病人外,脂肪肝、丙肝和戊肝等又成为新的医学难题,总患病人数已近2亿。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巨大的肝病医疗市场处于无序和混乱之中,过度医疗就是极具代表性、也是让患者深受其害的问题之一。

 

   北京隆福医院副主任医师朱倩说,甲型肝炎是一种自限性传染病,一般给予适当的能量和保肝药物,99%的患者不用花多少钱就能痊愈。但现在一个住院患者往往要用多种药物,花费500010000元;乙肝患者入住三甲医院,人均住院费要超过1万元,日均500元左右。乙肝患者一次门诊诊疗费平均650元;脂肪肝患者几乎都被推荐使用一些价格可观的降脂药。

 

   秩序和规则有待健全

 

   我国肝病医疗市场巨大,但是秩序和规则不健全。“比如,乙肝病毒携带者该不该治疗,用什么药物;治疗肝炎人员,是否应持证上岗。如果这些基本问题不搞清楚,过度诊疗和诊疗混乱在所难免。”刘士敬认为。

 

   据了解,一个肝病病人入院,围绕着他的过度医疗就开始了。首先是多达数十种的肝炎病毒检测项目。其中乙肝病毒指标20多种,肝纤维化指标5项以上,肝功系列10余项,免疫功能指标10余项,还要做蛋白电泳、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艾滋病、性病等指标也不能少。这些项目都做一遍需要数千元。另外,目前不少医院鼓动患者频繁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而这一尚不成熟的检测一次需要200元左右,有的患者一年被要求化验数十次,还有的病人一年中多次做CT,检查费在万元以上。“其实,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做这些检查。”刘士敬强调。

 

   另外,一些不太成熟的诊疗项目被用于临床。乙肝疫苗治疗乙肝是没有获得医学界公认的,但不少地方都在动员患者使用并联合其他药物;一些乙肝病毒携带者本不该用药,但几乎每个携带者都被进行各种尝试性治疗。

 

   对乙肝的治疗国内推崇的也几乎都是国外药品。由于种族间差异,这些药物在我国疗效已大打折扣,诱使病毒变异、停药后肝炎复发和恶化等遗留问题越来越多。另外,我国治疗乙肝的主打药物滥用现象也十分普遍。与此同时,我国大型医院目前的治疗方案几乎都是联合用药:保肝降酶降黄、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一用就是10多种,希冀通过撒网式用药来控制病情。

 

   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原因是,当前正规医院主要依靠诊疗技术和药物创收生存与发展。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许多医院竞相开展肝移植、人工肝、生物治疗等收费高的技术项目。于是,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等过度诊疗的行为也就难以避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肝病专家说:“乙肝病人现在住院一天就得花六七百元,但如果是医生的亲友,实际上花几十元就能起到相同的治疗作用,一些价格便宜的药完全可以代替高档药。”    

     

发表在:〈健康报〉2005/7/8/003 社会周刊 刘燕玲 石光 贡森 杜乐勋 吴剑

转摘在:中国知网

转摘在:福鼎山前卫生网

转摘在:CCTV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