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生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民营医院,的确为解决医疗资源不足作出了一定贡献,为医疗服务的改进增加新鲜血液,但是民营医院发生的一些与时代不合拍的事件,值得大家深刻反省。
有些民营医院无论怎么样的医生,都冠以专家主任的头衔;无论什么医疗项目,都称为治疗中心;各种各样的铜字招牌,让老百姓真假难辨;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比比皆是。而诱导病人消费,炮制“弱阳”结果,甚至政府要求停播的电视挂角广告也依然存在。
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一些民营医院门可罗雀却长期大肆发广告?细细分析,肯定广告是有效果的。而花费了巨大成本搞到的一个病人,无论如何,要在其身上获取最大利益。
投资医院,政府是欢迎的,但是投资医疗行业绝对不是暴利行业,如果想取得暴利,就不要投资医疗行业。中国古人一直就有实业报国、医疗救人的传统美德,许多成功富裕人士,开设慈善医院,报恩于社会大众。如果想投资医院,使之成为“喝血”机构,那是大错特错了,这样的投资观念和良心,必为社会所不齿。
要想获得医疗行业投资的长期、稳定、合理的回报,就必须有把医院做成“百年老店”的思想准备,制定并且实施医院的长期发展战略十分必要,绝对不能鼠目寸光。切实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而不是一味地搞门面装修、理念炒作、广告轰炸、简单经营。要把病人的根本的、长期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建立满意的、直至忠诚的病人群,而不是见一个“杀”一个,见二个“杀”一双。如果能够这样去经营管理医院,既符合医院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也符合社会和病人的根本利益,实现多赢。
医院的医务人员要有职业道德,医院的投资者当然也应该有投资道德,但是道德是建立在法律和理性的基础上的。在一个行业初始和发展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我们也不能全面否定其整体。同样也不能完全指望行业有足够的能力自律,而应该迅速制定落实行业有关法规,对行业的害群之马,严厉打击,以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由此看来,在民营医院行业中,政府鼓励投资、合理回报、规范行为、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还有许多许多要做。
发表在:《福建卫生报》2006,03,13一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