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广告劳而无功?
为什么那么多“奇思妙想”的广告没有产生神奇结果?
绝大多数因为没弄清应该表达什么。
?/P>
是坐在办公室成天“创意”吗?
就像那些将自己吹嘘得像个神仙似的“大师”,在某个梦中得到启示吗?
是成天泡在一大堆数据里分析、研究吗?
不,远远不够。
必须进行务实的调研。
到市场中调研,到消费者之中调研,到经销商那儿调研,到一线员工那儿调研,到消费者购买场所调研,到竞争者的地盘调研……
与他们交朋友,听他们的心声,观察他们的行为……
你必须吃得了辛苦,你得用脚去调研,而不是光在办公室里转悠。
任何大师,如果脱离了现实,都不会有好作品。
就如,一个人总想通过拉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拽离地球。
我在服务伊利的时候,为了调研清楚市场的竞争状况,找出目标消费者的认同点,我硬是跑坏了一双步赢斋布鞋,这才有了企业后来的崛起。
消费者经验是什么——你的诉求一定要与其消费经验相一致。
消费者的经验就是消费者内心深处真正认同的东西。
比如:我们的孩子究竟把汉堡包当成什么?
我曾经向50多个孩子提出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喜欢吃汉堡包?
有21个孩子回答我:因为麦当劳里面有玩具。
只有7个孩子回答我:因为汉堡包好吃。
这个答案说明什么呢?
说明麦当劳的目标消费者不是把它的产品当成可以充饥的食品,而把麦当劳当成一个好玩的场所,这就是消费者经验。
怎样才能了解消费者经验呢?
你必须具备极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用放大镜观察每一个族群的细节。
为了了解消费者买奶粉的经验,我曾在家乐福超市一站就站了四个小时,留心每一位妇女、每一位老人、每一位中年男人在选购奶粉时行为的不同点。
了解消费者的经验还必须学会沟通。
这个世界实际上处处充满着真情,只要你积极主动,就一定能找到和陌生人沟通的方法。
在任何场合,无论是在培训或演讲的过程中,还是在公园里散步,不管是在出租车里还是坐飞机,我都习惯性的与我身边接触到的不同的人交谈,从交谈中,我总能找到我营销的灵感,关键是你要放开自己的心扉。
有一次乘飞机的时候,我发现我邻座的一位老太太非常的紧张,我就问她:“老人家,有什么不妥吗?需要我帮你叫服务员吗?”
老太太说:“不用!我就担心这个飞机会掉下去”。
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心呢?
她紧张的指着前面的椅背说:“你看,这飞机多脏!这么脏的飞机能安全吗?”
这就是消费者的经验。
消费者判断一个飞机质量的好坏和他的安全性能,往往是根据它表面的卫生程度。
其实一个飞机座椅是否干净与飞机的安全性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消费者就会根据这些表面的东西来判断产品的实质。
如果我们想做好营销,我们就首先必须了解这些消费者的经验。
在为新疆著名的绿旗集团策划雪莲补酒的营销方案时,我和三十多位“酒鬼”交谈:“你为什么喝酒?”
“为了忘却”,其中一位回答道。
“忘却什么?”我问道。
“忘却我心中的羞耻心”
“什么是你心中的羞耻心”,我问道。
“总是离不开酒,就是我心中的羞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