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

标签:
枫桥夜泊枫桥古镇寒山寺张继 |
分类: 周边旧迹 |
因为下雨,临时取消原定前往某露天遗址的打算,决定前往距离无锡四十公里的枫桥。八点一刻出发,九点多到达目的地,景区免费,但是需要提供健康码和测试体温方可入内。细雨朦胧,景区游客稀疏,倒也称了我不好热闹的心愿,可以慢慢享受。
枫桥是江苏苏州西郊的一座古桥,跨上塘河。枫桥以唐代诗人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而闻名天下,现与寒山寺、铁岭关和枫桥古镇共同组成枫桥景区。枫桥旧名“封桥”,因漕运夜间封此桥禁止船只通行。始建于何时,待考。唐诗人张继写有《枫桥夜泊》诗,遂为今名。现桥为清乾隆三十五年重建,咸丰十年毁,同治六年又重建。桥长39.6米,宽5.7 米,跨度10 米。西坡踏步二十八级,东坡落于铁铃关内。
铁铃关由城楼、关台等组成,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又称枫桥敌楼,明代抗倭斗争的重要遗迹。清道光九年重修,次年改建上层为文星阁。其后年久失修,阁楼颓毁,雉堞、女墙、射孔等都已倾圮无存。1949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29军85、86师击溃了枫桥、铁铃关一线的守敌后,由此进入苏州城。关门内南北壁面均辟大小拱门各一,内砌登关砖级,并有驻军洞。
景区北端惊虹渡附近还有一座古桥,形单影只,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道路不通还是名气远逊枫桥的缘故,无人无津,桥上空无一人。人世间很多事情莫不如此,世人几乎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大桥为旧金山大桥、中国第一位宇航员为杨利伟,但是第二呢?恐怕绝大多数人不能知晓,包括自己在内,因此很多人很多企业的座右铭为“创造卓越”或“永争第一”等等。名属第一,自然凤毛菱角,余者芸芸众生多为凡夫俗子,不能青史留名令后人敬仰,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历史英雄人物毫无疑问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又如何能够离开集体的力量?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水成渊说明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是众志成城、积微成著、积金至斗,只要人人都贡献一份力,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必将更美好!
说起枫桥自然不能不提起《枫桥夜泊》碑。关于《枫桥夜泊》碑,有一则千年魔咒的传说。据野史记载,这首《枫桥夜泊》诗在唐朝就得到唐武宗的青睐。当时宦官专权,几番废立皇储,最后唐武宗才以“皇弟”——这个并不十分过硬的身份继承大统。这位27岁的皇帝,对权力斗争一知半解,对宦官的弄权不满而又无能为力。当唐武宗读到《枫桥夜泊》诗时,感觉到了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内心寻求到了一种久违的安宁。会昌六年(846),唐武宗在临终前一个月,敕命京城第一石匠吕天方精心刻制了一块《枫桥夜泊》诗碑,当时还说自己升天之日,要将此石碑一同带走。唐武宗驾崩后,此碑被殉葬于武宗地宫,置于棺床上首。唐武宗颁布遗旨:《枫桥夜泊》诗碑只有朕可勒石赏析,后人不可与朕齐福,若有乱臣贼子擅刻诗碑,必遭天谴,万劫不复!
此后,《枫桥夜泊》诗碑在世间消失,直到北宋才出现,作者为翰林院大学士郇国公王珪。王珪自刻碑后,家中连遭变故,王珪本人也暴亡。俞樾所写的诗碑书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秋末,当时是受重修寒山寺的江苏巡抚陈夔龙之命补书刻石。此碑制成后,令寺庙焕发出昔日光彩,却没有给写刻碑者带来好运。俞樾写此诗后数十天,便溘然长逝。唐仁斋刻完此碑,第二年就英年早逝,年仅33岁。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从中国抢夺了很多的文物,而在寒山寺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的就是枫桥夜泊,这座石碑被称为中华第一碑。日本人当然也知道这是好东西,甚至是早已觊觎许久了,于是在苏州沦陷之后,这座石碑也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可是就在他们密谋将这座石碑运回日本的时候,却发生了雕刻枫桥夜泊石碑的工人钱荣初突然死亡事情,当时的日军最高统领也知道了这个诅咒,于是联系在一起,放弃了这块石碑。其实这只是爱国人士的为了阻止日军的行为所进行的一个计划:寒山寺的方丈知道日军要将这个石碑运走,于是就招来了石刻大师钱荣初,准备将这个石碑掉包,但是这件事情被日军发现了。在情急之下,有一位和钱荣初长相相似的爱国人士就在寒山寺门前自杀了。就这样,这位爱国人士利用诅咒的传说,打破了日军运走石碑的想法,也让中国少了一件文物流落在外。烈士的鲜血与恐怖的诅咒,让枫桥夜泊的石碑免于日军的掠夺,为寒山寺保存了这块珍贵的石碑。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伪御用文人为讨好日军,于1939年3月伪维新政府成立一周年之际将寒山寺原碑在南京总统府复制。诗碑与寒山寺内的俞樾石碑,从形状到大小及文字书体及布局基本一致,是当时汉奸们奴颜媚笑、迎合奉承的道具。不过伪维新政府到次年3月30日就遭解散。难道伪维新政府也应验了魔咒之说?
PS
关联博文 《寒山和尚拾得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