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者仁心医院仁德

(2019-12-03 21:12:49)
标签:

仁德医院

医者仁心

医德高尚

白衣天使

仁者无敌

分类: 感悟当下

 

    日前偶感风寒,微躯不适,得蒙上恩,准假两日,前往仁德医院就诊,所感八字:医者仁心,医院仁德!

 

    我们常说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所在组织(国家、行业、机关、事业企业等)的形象代表,医院也是如此,昨天12月2日下午,来到仁德医院,选择仁德,并非认识任何亲朋好友,而是距离近,且来过多趟,自评尚佳吧。闲话少叙,挂号上楼,楼梯口遇到一位护士赶忙上前打听,护士非常热情对我说:“我领你去”,颇有些出乎意料,因为其实道路并不简单,左折右返,颇有些廊腰缦回的感觉,倘若我是护士,一定会这样回答“您好,请您左拐右拐再左拐然后再右拐,左边第N个房间就到了!”意外之余不过惊叹自己运气好遇到了一位热心护士罢了。

 

    接诊我的是吴志芬主任医师,原无锡人民医院某科主任,一脸祥和,一旁另一位年轻医生姓解(没看清名字最后一个字),她们对我非常热心,嘘寒问暖,依据要求,需要验血,这是自己也预料到的必备检查项目,目下几乎所有医院遇到类似病症都会推荐。下楼验血,需要等待二十分钟,精神不济,不知道在对面的凳子上打盹了多久,忽然一声问候,睁开眼睛一看,一位白大褂在我眼前,好眼熟,对,是吴主任下来了。“验血结果出来了吗?”见我有些迷糊,她又问了一遍。我回答还不知道,她看看抽血过去了十五分多了,急忙替我跑去窗口打听,结果替我拿到了单子,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医生替我亲自从楼上下来拿化验单子,和我非亲非故,而且是主任医生。当时我不过坐在几米开外,回想起来,一直自诩反应尚算灵敏的当时怎么没反应过来呢,怕真被疾病困扰了吧,要不就是实在意外根本没有想站起身来。

 

   第二天(今天)再次前往,挂号(人老毛病多,挂了另一个科),电梯上楼,楼梯口再遇一位护士(不是昨天那位)赶忙上前打听,护士非常热情对我说:“我领你去”,这次并不感到意外,虽然道路依然不简单,左折右返,颇有些廊腰缦回的感觉,因为今天的科室就在昨天科室隔壁。但是转念一想,又觉意外了,昨天惊叹自己运气好遇到了一位热心护士,怎么今天又遇到了呢,自己人品大爆发?虽然可能,但毕竟极小,结论显而易见,因为她们就是仁德医院的形象代言人。

 

    看病付费,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是病人或者家属前去的吧,在仁德我也以为一定是的,确实我也自己下到一楼付款了,但是连续几次解医生和今天的王医生都亲自陪我下来付款,自然速度杠杆的,王医生还亲自替我预约了NMR检查,向检查医生敲定了具体时间,上午十一点一刻可以预约到下午第二个。需要脱衣检查的时候,解医生关切地“空调开了么?空调开了么?空调开了么?”实际问及回数似乎不在三回之下。辅助治疗需要连续多日,本人羁旅所困,不能连日休假,提出沟通,遂答应在我下班后她们加班接待。古人云“好言一句三冬暖”,我云“好事一桩三冬暖”。

 

  殊为难得者,次日第二科室就诊王医生通过医疗系统得知我的第一科室就诊病情后,仔细问询了有关信息,然后开出药方,以防和前一病情发生冲突,产生不利效应。昨天此刻我依然感到不适,但是现在已经可以安坐案头写此文,仁德让我感受到了高效迅速、但更多温情细致和仁人之心。

 

     虽然都是细节,但是恐怕真是因为是细处,方才更易触动人心。其中解医生告诉我,院长告诫大家,要对得住病人,才能留得住病人。对待病人不能昧心,尤其对于明知不可治者,应当以诚相待。大者求其全,小者取其精。她说“没有一颗仁爱之心,不能当医生的”。吴主任、解王两位医生和楼梯口引导护士身上这句话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也许有人会说,社会也不缺少没有医德之人啊,甚或可能就在这家有过遭遇也未可知,这一点并不否认,但肯定少数,哪个行业都是如此,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看问题看主体看大流看未来看正面,多宣扬正能量,任何时刻,邪不压正,仁者无敌,这是颠扑不破的正理。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中国人莫不知晓,即使在今天此言也不为过,德字由“行、直、心”三字组成,其意不言自明。水绘江南一直以为人世间有两种最伟大的职业:教师、医生。自从古罗马凯撒大帝最先赋予了被征服地区教师和医生这两个职业不分肤色、宗教、民族均可公民权(个人近似理解为近代国籍或绿卡)以来,这两个职业首次在人类历史上被公开承认(参看博文《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他们一个站立讲台治疗心灵,一个劳作杏林治疗身体。在仁德,治疗身体的同时,我的心灵也得到了治疗。

 

医者仁心医院仁德

关联博文

罗马人的事故读后感》 《致护士》《老师的“刑罚”》第一次站在高校讲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风雨兼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