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华山翠岩寺

标签:
翠岩寺佛教康熙下江南古迹 |
分类: 周边庙观 |
华山翠岩寺位于花山半山处,初为华山寺,始建于东晋。元朝末年,寺院毁于大火。直至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才得以重建。文革中,翠岩寺遭到毁灭性破坏,寺殿和佛像被拆除或焚毁,仅存大殿石柱遗迹,赫然入目。
清康熙、乾隆两朝帝王,曾多次驻跸华山,与华山翠岩寺的方丈结下君僧之谊,为名山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康熙二十八年(1689)春,康熙第二次南巡。本准备“临幸华山”,因时间匆迫,未能成行,在城中行宫接见了华山翠岩寺的方丈晓青。得知晓青“诗才超妙”时,即命他书即事诗一首。晓青诗云:“翠华临幸万方寿,草木恩沾雨露新。岩壑岂能逃至北,白头犹得奉金轮。”康熙欣然书“远清”两字,并写了《欲游华山未往诗》:“欲向青山涧壑明,春云又变晓阴轻。勾陈不遣惊禅定,恐碍林涧碧草生。”一起赐给了晓青。晓青回山后,将诗文及“远清”二字刻凿成碑。诗碑现立于华山御碑亭内,供游人观瞻,是为山中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