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
标签:
看海如果如东潮起潮落相亲相爱 |
分类: 周边山水 |
带不爱的人去看人山人海,带爱的人去看海。
国庆期间老家来了几位来自大山的亲戚,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也为满足自己的愿望,和弟弟妹妹一起企划前往距离老家最近的如东看海。
家乡名曰 ”如皋” ,其名可追溯到《礼记》和《左传》。如皋的意思是到水边的高地。“如”:往也,“皋”:水边的高地。从中可以看出当年如皋尚属沿海地带,后来随着海岸线东延,形成新的陆地,即如今如东县所在区域,所以看海必须从如皋出发前往如东。
如东的的朋友事前向我推荐了两个地方:洋口港和小洋口。10月2日上午八点半多,带着客人,带着家人,三辆汽车陆续出发,径直向东驶去,目的地洋口港,九十公里的路程,一个半小时后到达。虽然只是一个小众景点,但是景区门口的人数还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仅是厕所外排队人数已经足够阵势,经过一番协商,我们决定避开人山人海,沿着临海路向西行进,
弟弟一马当先,开在最前面,妹妹家居中,我殿后。虽然没有固定目标,但我依旧打开了百度地图,因为这样可以随时知晓自己的位置,尤其可以及时把握和海边的相对距离。大约行驶到洋口港和小洋口中间的某处路口,忽然间发现和海边的直线距离非常之近,于是赶紧叫停弟弟妹妹,从路口右拐(向东)进去。不一会一个三岔路口,下车询问当地一位老农,老人家告诉我向北然后在向东一直前进就到了,于是继续向前,向东的路口遇到一辆无锡车牌的朋友,停车让行的时候,对方热心告诉我,他刚从海边回来。于是赶紧回去,带着弟弟妹妹向着海边进发。
路到顶头,一道一米五左右高度的海堤横亘眼前,从南到北,沿着海边绵延铺开。左右张望,右边不远处停着几辆汽车,六七人零散走动,于是右拐向南,停在同样的地方。从海堤向里望去,一条和沿岸海堤垂直的宽阔大堤向海里延伸进去。
赶紧下车,踩着当地渔民垫起的脚墩,包括八旬老人在内,全部成功翻过海堤,来到内侧大堤之上。眼前的大海并非日常所见之脚踩沙滩、海浪拍岸;眼前近处一片滩涂,海水尚在百米开外,有人在近处滩涂里徒手翻挖,男孩子们控制不住早就兴奋地脱下鞋子卷起裤腿捞起衣袖,踏入滩涂,不一会儿有人大喊着抓到了小螃蟹。弟弟童心四起,不让少年,一个人深入到远处,专心致志,希望可以赶超年轻人。更远处靠近海水的区域,一群当地渔妇聚拢在一起,应该也是在捡捕海鲜,凝目注视,稍远处滩涂上大小螃蟹开会似的,四下奔跑,惹得我们个个艳羡不已,恨不能猛扑过去,全部囊入手中,可惜鞭长莫及,唯有望海兴叹。
因为专注拍照,我没有下海,起初只在岸边逡巡欣赏。后来发现靠岸的乱石之中不时露出螃蟹的身影,看着弟弟他们早已歼敌若干,我自不甘落后,于是开发新的战场。乱石之中错综复杂,高低错落,螃蟹的反应速度非常迅疾,刚要靠近,立刻躲入乱石缝隙或是海水之中,有时候明明看到几只毛茸茸的脚露在外面,即使按住也无可奈可,螃蟹往往断脚求生,舍了一只或是半只腿落荒而去。多少次之后,掌握诀窍,更早出手,终于成功逮住一只。递到女儿面前,孩子迫不及待拿起手机拍摄视频,乐不可支。我说:“你也拿拿看?”孩子吓得缩回手,于是告知拿捏技巧,死死捏住它的后盖两侧,这样纵使其两钳挥舞,也奈何不得。孩子大着胆子依样画葫芦成功接过螃蟹,望着螃蟹张牙舞爪但又显得那么徒劳,孩子非常激动,堪比自己逮着还要开心。
海的深处不时有渔民跋涉在滩涂烂泥间,或一人肩背或两人共抬,莫不满载而归,好一幅丰收的画面。靠近过来,上前招呼,他们热心地给我们看劳动成果,比手掌还大的螃蟹,装满了一篮筐装满了一塑料桶,引得我们啧啧称赞。
为了看到海潮,中途附近午餐之后,下午三点多再次返回,眼前的景象迥异上午,海水早已淹没了几乎所有的滩涂,只剩靠岸的一点角落露在外面,所幸乱石处还可以落脚,我们摆出各种姿势拍摄下美好瞬间,孩子们尤其开心,包括爸爸在内大人们也各种组合摄影留念,弟弟和弟媳难得一起出来,我替他们留下了精彩一幕,两人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爱意,喜笑颜开。客人、爸爸、弟弟、妹妹、自己好一个大家庭,17位,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不亦说乎?
海的深处零星点缀着白色的风力发电架子,风叶在微风里缓缓转动,和煦的秋日里熠熠生辉,三五艏渔船悠然停泊在前方,不时有轮船从风车和轮船间的水道通过,不知道舵手们是如何识得已被海水淹没的滩涂高地的。轮船驶过,一阵阵海浪向岸边涌来,哗哗声不绝于耳,一时以为涨潮竟然如斯汹涌?
面对大海,或独坐岸边,凝目沉思,或独立礁石,极目远眺,或张开双臂,拥抱前方。正所谓秋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长烟一空,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观斯海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站在岸边大堤眺望大海(涨潮前)
滩涂捕蟹:远处中间的人影是弟弟
手脚并用抓螃蟹
滩涂上螃蟹“开会”
远处的渔夫渔妇们正在忙碌
从海中大堤回看岸边大堤
开心的妹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