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透过TA的眼神看世界

(2018-10-07 19:15:21)
标签:

换位思考

风景

卞之琳

契科夫

分类: 感悟当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勿论卞之琳这首著名的《断章》诗歌阐述的深刻含义,但是它表达了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是不言而喻的。今天想说的话题即不同视角看问题,所谓换位思考是也。

 

       孩提时代,吃饭的时候,每每看到自己喜欢的饭菜,探出身子伸长脖子举着筷子长途奔袭的时候,家长总是一旁提醒:“吃放在自己门口的菜”、“不要只顾着自己吃,想着别人够不够吃”、“别人喜欢的菜少吃点”。三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求一条更比一条高。这样的习惯陪伴我至今不改。不晓得现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王子公主们,当他们中的极个别人不顾一切汤汁四溅横扫餐桌的时候,脑海中除了自己(或者喜欢的菜肴点心)还有什么,也许同桌就餐者在他们的眼里不过都是浮云甚至空气?这样的孟浪举止,又何能期盼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做到替对方设想?体谅对方?换位思考,当他们身边的另一位王子公主旁若无人举着筷子在盘子里肆意翻动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的时候,自己作何感想,还有品尝被他人挑剔剩下食物的欲望么?

 

       产生如此(没有教养)不良行为的根本动因在于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周围人群的存在。而良好行为的培养,需要父母们需要上司们,首先做好表率。比如通过门口的时候爸爸妈妈记得为后面紧跟的人留个门缝,上下楼梯的时候自觉靠右站立,空出左边留给有急事需要赶超的人们,等待红灯的时候流出右转通道给需要右拐的人们,山区旅游不向悬崖边乱扔垃圾以至景区人员需要长年累月冒着生命危险下去捡拾垃圾,如此等等。倘若我们可以在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身体力行,上行下效,相信我们的身边人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条件许可的情形,可以主动创造机会体验对方的生活,比如工作之中的定期轮岗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制度和方法,很多著名的小品体现了这样的话题,比如交警和出租司机的岗位交换设计,比如病人和医生的角色对换,虽然现实里有一定的困难,但也并非完全不能实现。电动车主和汽车车主的矛盾,日常所见所闻的不是电动车主抗议汽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就是汽车车主对于电动车占用机动车道恨之入骨,彼此互不相让,摩擦时有发生。曾经听到身边一位朋友说:“买了汽车之后才知道电动车占道有多么讨厌!”这不就是典型的换位思考得来的真知么?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姑嫂关系情侣关系邻里关系父子关系母女关系甚至城管和小贩之间,只要有一方,更希望强势方,比如婆婆比如嫂子比如男方比如父母比如城管,率先做到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那么彼此的关系一定可以有一个良好的转机。

 

       迫不得已的时候,恐怕需要强迫自己换位思考,把自己假象为对方。依旧拿交通的话题来论。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不能随意占用恐怕地球人都知道,起码高速上面开车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但是平日尤其节假日大堵车的时候,哪次不见应急车道被堵?为什么?不是占道者不知道,而是那一刻他们太自私,只考虑到自己的“快”,没想到这样的行动反而造成了整体的“慢”。唯有祸害加到自身的时候,比如自己或自己的亲人遭遇不幸需要使用应急车道但却不能通行的时候,才会想起谴责那些随意占用应急车道的人,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谴责的就是他们自己!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果我们时刻都能替他人作想,那么绝对不会发生因为随意占用应急车道导致延误救护甚至伤者死亡的事件。涉及到公共安全方面的事项,不能单靠表率作用或机制建设,更需国家从法律层面加大惩罚力度,比如在应急车道中(旁)安装不定距离的感应装置或摄像装置是否可行呢?对于违反车辆一次性扣光全部分数并且录入失信名单、造成严重后果的入刑等等。

 

       我相信人之本性善良,比如扶不扶的问题,绝大部分的人员一定希望可以立即给予倒地者以帮助,伸出他们温暖的双手,同样倒地者之中也绝大部分不存敲诈之心,但是现实生活中如今为什么这么一个本不该成为问题的扶不扶成为了问题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某些案件的判决结果造成的消极影响流毒至深。因此,法律方面的完善箭在弦上,需要我们的相关部门立即重视起来,所幸目前已经有了好转的趋势。同样,换位思考一下,那些判决者们万一哪天自己不幸成为倒地者的那一刻,他们又该如何判决呢?

 

       新闻中经常看到某些贪官污吏锒铛入狱之后,撰写所谓“忏悔录”,固然其正面的教育惩戒意义自不当言,但是当他们伸手接过甚至伸手要过贿赂的时候,当他们跨越法律红线甚至人伦底线的时候,他们有没有站在被其管辖之下弱势群体的角度哪怕一瞬的思考呢?或者他们是否替未来的自己认真思考过呢?也许有过,但,但是没有但是,终究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换位思考,不只是针对旁人,有时候可以是另一个自己。

 

       换位思考,甚至可以超越人类的界限,延及生物界,当今科技表明,对牛弹琴并非百无一是,确实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类似科研成果很多,不一而足。就在不久前,看到一段微信视频“一盆被骂死的花”,描述的是两盆同样的植物,其中一盆被有意连续一个月接受人们的谩骂,结果一个月之后显著凋谢,而另一盆茁壮成长,真伪不知,但情理相通。甭说谩骂,即使喜欢某个生物,比如鸟类,也同样需要从对方立场出发换位思考,倘若真正为了鸟类作想,爱它,放归大自然应该是最佳选择,而非作为笼中之物,满足自己的一时喜好。喜欢并不是爱!(参见鄙人博客《喜欢不是爱》)

 

       刚刚过去的国庆期间,欣赏了一段小品《共享单车的一天》,从单车的角度,形象生动演绎了共享单车遭受的各种摧残。我不知道那些将共享单车无辜挂上树枝的人;那些将共享单车恶意推入河里的人;那些将共享单车加上一把挂锁留作自用的人;那些把共享单车零件私自取下带回家的人;那些明知故犯超乘单车的人…,共享单车虽然不会言语,但是其实他们也有生命甚至尊严。那些人动手的一刻,有没有替共享单车想过一丝丝?没有,肯定没有。换位思考的对象(TA),可以是人类自己,可以是生物,甚至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件事物。难以想象那些在故宫几百年文物上面乱涂乱画者,那些在6000年丹霞地貌上肆意踩踏者,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自我炫耀,让我们看到的除了自私无知和丑陋,还有什么?

 

       水绘江南并非倡导过度思虑对方的观点、看法和感受。不赞成大家去做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契科夫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主人公),他仅仅因为在剧院看戏时不小心冲着一位将军的后背打了一个喷嚏,便疑心自己冒犯了将军,三番五次向将军道歉,最后惹烦了将军,在遭到了将军的呵斥后竟然一命呜呼了。人人如此,时刻如此,不是也活得太累了么?

 

       从普世价值观出发,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都能做到想他人所想念他人所念,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透过TA的眼神看世界,风景更美丽,世界更美好。

 

     关联博文《喜欢不是爱》 《透过TA的眼神看世界》 《手电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看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