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恩与感恩

(2017-05-02 20:42:59)
标签:

感恩

施恩不图报

知恩图报

恩将仇报

恩情

分类: 感悟当下

 

我们周围虽然不多愿意施恩的人,但是从不缺少乐于施恩的人;

 

我们周围从不缺少懂得感恩的人,但也同样存在不懂感恩的人。

 

施恩与感恩,离不开恩情。

 

恩情无处不在,亲人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战友之间、狱友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

 

有恩情,就有施恩与感恩。

 

施恩不图报是我们一贯宣传的主导思想,我们悠久的文化历史上也确曾涌现过很多这样的优秀事例。著名的千里送京娘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据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未登帝位之前,愤惩强暴后,为避祸乔装改扮离开长安。一日,路过清幽观,救了被强盗囚禁于暗室的苦命女子赵京娘。为免使京娘再次遇险,赵匡胤与京娘结为兄妹,千里护送京娘回家。京娘愿以终身相托,赵匡胤说:“贤妹非是俺胶注鼓瑟(拘泥陈规),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与那个响马何异?况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

 

当今社会更不缺少这样的鲜活事例,白方礼老人连续十多年,仅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梦想,蹬三轮近60年,直到他将近90岁,35万善款,圆了300个贫困孩子上学梦。他为学生们送去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双腿一脚高一脚低踩出来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栉风沐雨,用淌下的一滴滴汗水积攒出来的,来之不易,来之艰辛!照常理,像他这样的古稀老人不仅无须再为别人做什么,倒是完全应该接受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可他没有,不仅丝毫没有,而且还把自己仅有的能为别人闪耀的一截残烛全部点燃,不求一丝一毫回报!我们的巨大多数人的收入虽然确实不丰,但是比之白方礼老人如何?我们绝大多数人心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爱的行动,奉献我们的一颗爱心吧,哪怕只是一点点,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日常生活中从各种渠道常常可看到某某富豪某某明星高调捐赠的新闻,对此我们不应去怀疑主角捐赠的动机和目的,不应去质疑主角捐赠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应该认可主角捐赠的行为和付出,毕竟我们的身边还有为富不仁之人。捐赠的主角无疑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虽然水绘江南一直非常感冒于在某某仪式上、在某某舞台上、在某某镜头下,给受捐者当面颁发一张可有N0的支票。个人认为我们的捐赠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对方,维护他们的尊严。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接受对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回报(参见鄙人博文《接受善举,也是一种善行》)。捐赠不是施舍!

 

晚上看当地电视《商奇闲话》,报道了诸多家庭父子母子兄弟姐妹不睦的实例,究其根源大多脱不了一个字:钱。每每这样的时候我从觉得不可理喻,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乃天经地义之事,特别对于父母,即使父母存有微过,即使自身经济困难,即使兄弟不睦,即使姐妹不和,这些都不应成为自己不去赡养老人的理由。不少人对于父母的给予受之泰然,认为理所当然,生当如此,稍有不慎,反会受到责骂。父母固然有抚育子女的义务,但是子女更需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滴水之恩尚求涌泉相报,何况父母之恩?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即使在动物界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何况于我们衣冠楚楚的人类呢?

 

然而遗憾的是人类社会中确有不如羊羔乌鸦之流者,对于施恩者他们或闭口不言,泰然处之,浑当没有这样的事情;或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当面甜言蜜语极力奉承,背后极尽诽谤中伤之能事;或反存抱怨,贪心不足,不断索取,个人利益至上,毫无道德底线;或当面扯破面皮,运用施恩者给予金钱、资源、知识反戈一击,落井下石,甚如不共戴天之敌,彷佛对方堵住了自己前进的道路,成为了自己登上目标宝座的最大障碍。更有甚者誓必除之而后快,夺其性命,掠其财物,侵其土地,妻其女眷,人神共愤。春秋晋惠公如斯、三国吕布如斯、南北朝侯景如斯、宋朝李固(卢俊义家主管)如斯。

 

知恩不报、尤其恩将仇报者,虽然时下可以得意一时,风光一时,甚至猖狂一时,但是他们不仅会受到道义的谴责,更会遭受上天的报应,清算时刻的到来,可能不是明天,不是明年,甚至不在今生,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得到应又的惩罚,即使本人逃过一劫,他的家人或是后人一定有人会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同样,施恩者必将诸事顺利,福荫后世,好运久长,因为他们心中有大爱,大爱无敌。我坚信,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间一定有一只维系公正的手,它的名字叫道义。

 

我们唯有首先懂得感恩,才能施恩于人。恩是爱的外衣,爱是恩的内心,心中有爱,才能恩泽四方。恩将仇报者天理不容,知恩不报者,情理不容,施恩图报者,合理违情;施恩不图者,道德楷模。真所谓:

 

施恩不图真君子,

施恩图报非君子;

知恩不报是小人,

恩将仇报不是人。

 

(博文《接受善举,也是一种善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