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中产阶级罗姆尼年收入金融十年 |
分类: 美国之窗 |
中产阶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反映了一个社会普遍的中等水平生活水准。以前美国人对中产阶级家庭有个简单的说法,就是一个老婆两个孩子,一栋房子两辆车,许多人是丈夫工作,妻子持家,衣食无忧,一年出门旅游一两趟,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相信自己的子女会比自己过得更好。一句话,就是实现“美国梦”。
皮尤这份调查结合了美国官方的统计数据,将家庭收入在全国中位数2/3到两倍区间内的成年人定义为中产阶级,根据定义范围,2010年美国三口之家年收入在39000美元到118000美元都算中产阶级(个人觉得这个定义偏窄,15万也应当算中产阶级)。根据这个定义,中产阶级占美国人口51%,比1971年减少10个百分点,低收入阶层和富人比例都有所提高,美国社会以往所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橄榄型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产阶级少了,富人和穷人增加了,社会贫富差距有所扩大。目前美国有49%的成年人自认为属于中产阶级,比2008年危机爆发之前下滑了4个百分点。
过去十年是美国中产阶级失落的十年,是美国中产阶级自身的感觉。因为在皮尤民调中,85%的中产阶级成人表示,现在比十年前更难维持生活水准。大多数人得不减少支出,较少的人认为努力工作将来就能过上好日子,更多的家庭说他们子女的未来将和他们一样或者更差。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过去十年美国经济一直没有从网络泡沫破灭的低迷中真正恢复过来,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产阶级带来的打击更大。
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中产阶级家庭一旦有人失业,其生活水平就急转直下,很可能沦落为穷人。次贷危机引发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房价下跌也直接导致了中产阶级家庭资产的锐减。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净资产从2001年平均13万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5.3万美元,锐减为2010年93000美元,与房地产市场从攀升到泡沫破裂的轨迹基本相同。此外,美国的大学学费和医疗保险费连年以10%左右的速度上涨,食品和油价也不断上扬,与十年前相比食品价格上涨了近1倍,汽油价格翻了一番半,而收入不增反跌,当然日子就过的不那么舒坦了。
华人中产阶级整体状况稍微好于美国中产阶级平均水平。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10年美国华人家庭平均年收入6.5万美元,而全美平均水平是5万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华人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很多是留学以后留下来工作的新移民。华人中学士以上学位占51%,比全美平均水平高出23个百分点,他们大多从事专业工作,收入较高,工作相对稳定。另外华人善于精打细算的过日子,有储蓄的习惯,双职工家庭比例较高,所以日子会好过一点。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