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期选举之前,各种与中国有关的竞选广告铺天盖地,最有名的就是近期在CNN不断播放的共和党人制作的“中国教授”广告。那是在2030年,一位中国教授对学生们说,与其它帝国没落一样,美国政府不断增加开支,导致负债累累,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于是他得意洋洋地对学生们说:“现在他们都得给我们干活。”全场听众得意地笑着。

(路透图片:中国是美国最大债主)

选举日前一天,我到车行检修车辆。等待期间,电视里不断播放这段广告,一起等候的美国人看到这则广告,无不吃吃地笑着。不少人明白,这只是选举广告而已,难免有夸大渲染的成分。但这个广告也折射出一个现实,就是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不少美国人确实存在着帝国衰退的恐惧感。
http://s251.photobucket.com/albums/gg288/vvtrs/David/?action=view¤t=ChineseProfessor.mp4
11月2日选举日当天,我到3个选举点采访,每个选举点外都有两党候选人的两名竞选志愿者,在给过往选民派发选票样本,以期在最后一刻引导选民投本党候选人。卢克先生是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候选人沃尔夫的志愿者。说起这段广告,卢克正色说道:“我们欠中国太多利息,问题确实是存在的。我们不能继续这样下去,直至破产。”他希望共和党人重新执掌众议院后,削减开支,将美国引向正确的方向。
佩吉女士是民主党众议员候选人巴纳特的志愿者,没看过这段广告的她说起共和党人攻击民主党酝酿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有点激动地说:如果不投钱刺激经济,美国就会陷入像日本那样十年停滞的状况。
至于中国持有大量美元国债,佩吉表示,美国政府最近出售的国债实际上是负利率,而中国也在转向欧盟等其它国家的债券。她说,也许美中之间利益相互关联,倒是好事。
佩吉相信,美中双方都需要做些事情,使经济能够更加平衡地增长。她认为,共和党人鼓吹放松监管,而中国正为监管不严付出成本,比如毒奶粉等,同时为经济高速增长付出很大的环境代价。她说:“我不觉得世界其它地方要追逐这种模式,也不会因此恐惧中国。”
佩吉说,其实两国间的利益可以是一致的,我们都想让我们的家庭和孩子健康成长,我们没有土地要去占领,相反两国倒是可以合作应对很多问题。
此时,卢克先生主动凑过来对我说:中国如果主动挑战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那会是愚蠢的,最好的办法是两国能和平相处,因为两国互相需要。这位老先生说:“与我小时候相比,现在的世界小得多,中国来美国是需要十几个小时,美国去中国也只要十几个小时,更别说互联网了。国家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靠,没有理由对抗。”

(AP图片:奥巴马在民主党失利后与共和党领袖电话交谈)
当然,像这两位有这等眼界的美国人其实不太多。很多美国人,包括一些议员,连国都没出过,他们不关心外部世界。只是因为看到超市里卖的东西全是MADE
IN
CHINA,而身边的许多朋友由于经济不景气失业了,难免有恐慌感。许多政客正是利用这种情绪,把中国当作“出气筒”、“替罪羊”,煽动民众情绪,为难竞选对手。
一般在美国选战中,内政和经济问题永远是头等大事,外交问题只有当官的、或者知识分子才关心。但这些年中国问题在美国选战中越来越热,主要还是因为中国问题与美国的民生问题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不过从选举结果看,似乎拿中国说事,并没有取得政客们预期的效果。典型的例子有三个:
第一,传统工业州宾夕法尼亚的参议员选战中,民主党候选人赛斯塔克称主张自由贸易的共和党候选人图梅“应当去中国的参议院竞选”,结果图梅还是顺利在这个备受失业困扰的州胜出。
第二,在奥巴马的家乡伊利诺伊州,在参议员竞选中,民主党候选人攻击共和党候选人马克·柯克与中国联系紧密,从美国在华投资企业那里获得选举资助。柯克是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的联合主席之一,一直主张加强对华合作。一般在选战时,候选人大多不愿被描绘成与中国关系紧密的人,但柯克昨晚在竞选中胜出,由众议员转为参议员,民主党失去伊州这个席位,对他们是一个打击。
第三,特拉华州受茶党追捧的参议院共和党候选人奥多尼尔,因为在初选中掀翻共和党内部原定的候选人而走红,成为此次选战中曝光率最高的女明星。她早在2006年参加议员选战时,就声称掌握“中国策划接管美国”机密信息,此次选战中这个旧闻又被拿出来爆炒。不过昨晚奥多尼尔惨败给民主党对手,成为此次选举“成也茶党,败也茶党”的例证。
可以预见,以后的美国选举中,“中国热”会越来越热,但对于中美关系来说,却未必是好事。

(我家附近一个投票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