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生存状态大扫描
(2008-10-05 00:57:27)
美国人口普查局23日公布的2007年社区普查报告,全方位展示了美国人口、收入、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等数据。本报记者从人口普查局获得华人信息,更为我们粗略勾勒出旅美华人的最新生存状态。
人口:美国华人354万
2007年美国华人人口达353万8千多人,是亚裔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族裔,其次是菲律宾人、印度人、越南人和韩国人。
这项调查显示,单一血统的华人占90%,达305万人,其中自认是中国人的为295万,自认是台湾人的不到10万。这似乎与周遭现实不同,可能与多数来自台湾的华人在接受调查时认定自己是中国人有关。
华人有两个以上血统的比例明显高于全美平均水平,表明华人跨族裔通婚现象较普遍。华人离婚和分居率只有5.7%,明显低于全美12.7%的水平。
美国华人女多于男,性别比例为52.3%比47.7%,平均年龄不到36岁,8成在55岁以下,65岁以上老人36万,是全美较年轻的族裔。美国华人家庭的平均规模是3.41人,略大于全美平均水平。
在全部354万华人中,美国本土出生的占131万,外国出生的223万,其中4成4是1990年以前来美的,2成6是2000年以后来美的。外国出生的223万华人中已有132万入籍,还有91万没有入籍。
这意味着,有美国国籍的华人占263万,结合人口年龄构成比例,可推算出在即将来临的美国大选中,有投票权的华人大约有210万,在亚裔中华人是最大的选举力量,但只占全国约2.2亿选民总数的不到1%。
尚不清楚统计的354万华人是否包括国土安全部日前估计的来自中国的29万非法移民。
调查还发现,美国华人服过兵役的只占2%,远低于全美10%的水平。华人身体状况良好,5岁以上华人中只有7.8%残疾或行动不便,远低于全美15%的水平。
收入:家庭中位年收6万6
2007年扣除物价涨幅因素,全美华人家庭(Household)全年中位收入是6万6118美元,高于全美平均5万零740美元的水平,但在亚裔中仅处于中游,落后于旅美印度人和菲律宾人,高于日本人、韩国人和越南人。
华人家庭收入与亚裔平均水平相当,已超过其它族裔。2007年全美家庭平均年收,白人为5万9千美元,拉美裔约3万9千美元,黑人3万3千美元。
美国华人人均年收入为2万9709美元,比全美平均水平高3千美元,人均收入少于印度人和日本人。
此前有分析称,印度人收入较高,或与他们来美多为技术移民、受教育程度较高有关。印度人持H1B在美工作的高技能移民较多。美国印度人人均收入高达3万5千多美元。
以直系关系为衡量标准的家庭(Family)收入,华人家庭年均中位收入为7万8119美元,其中双亲家庭最高,近8万6千美元。
华人家庭主要以盈取收入为主,年平均盈取收入逾9万美元,享受的社安福利与全美水平相差无几,拿食品券的人相对较少。
华人家庭贫困率为9.3%,与全美水平相当,其中单亲妈妈家庭贫困率高达1成8。美国4口之家的贫困线是年收1万9307美元。
华人贫困人口占11.5%,低于全美13%的水平,但65岁以上老人贫困率达1成6,高于全美不到1成的水平,表明早年来美华人因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谋生不易,容易陷入贫困,靠政府救济。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显示,从2006年到2007年,美国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主要体现在最富裕的五分之一美国人的收入占美国人口总收入的比重略有下降。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从0.47下降到0.463。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字还显示,一个家庭的户主是否在美国出生,是否归化入籍和家庭收入之间存在一定联系。2007年,户主为非美国公民家庭的实际年收入中间值为3万7千美元。相比之下,户主出生在美国的家庭年收入达到5万1千美元。有意思的是,户主出生在外国,但已经归化入籍的家庭年收入更高,达5万2千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