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坐井观天

(2009-08-27 20:11:30)
标签:

杂谈

坐井观天

2009722日上午9时许,“日全食”。我观看了日食的全过程,同时拍摄了几张照片。据说像这样的情形几百年才会出现一次,此前人们奔走相告,为观看日食做准备,甚至不远千里赶赴最佳观测地点。人生最长不过百年,得以亲历日食,幸矣,便百般珍视着。对于不可复返的人生来说,值得珍视的瞬间何其之多?一朵花开,一片叶落,一波水流,过去的将永远过去,陌生的都是新奇的。日食的日子正是盛夏,赤日炎炎。此后的时日,南方的天气阴云多雨,气温骤然走低,有人调侃这与日食有关。更有人调侃,太阳成了“问题太阳”,心目中的形象打了折扣。

一个蜂窝结在窗外的雨篷,数只马蜂进进出出,盘旋着,发出嗡嗡的声音。我对马蜂一直心存芥蒂,欲置死地而后快。便拿来竹竿,一鼓作气捣掉了蜂窝,然后满心轻松。再查阅资料得知,马蜂蜇人但不主动蜇人,而且是很多害虫的天敌。我想,既然某些虫子被称作祸害相对于人类而言,那么马蜂倒是人类的好帮手了;马蜂只是出于自卫和报复才蜇人,可见它远比人理智、豁达得多,当是“超人”了。人类可以与马蜂相安无事,并学习它。

从黄山返程,客车离开市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道路两旁山峦起伏,树木葱茏。突然司机停车,走出驾驶室,又立即返身,手里拎着一只沾血的野鸡。这是一只刚刚不幸遇难的生灵,据司机猜测,它应该是在飞过公路时遭受一辆飞驶的车辆的冲撞。丧者无辜,撞者无意。诚然,一盘意外而得的山珍美味不能缓冲人们对生灵伤亡的惋惜,但道路两旁的葳蕤的山林足以令人欣慰。从某种意义而言,我们该为这里的野鸡们庆幸。

入夜,一只蝙蝠闯进我的居室,然后四处飞窜。只要愿意,只要狠心,会立马使之一命呜呼。但我觉得没必要在区区一虫面前傲物逞强,便敞开所有门窗,任其逃离。可以说,这是一只误入岐地的蝙蝠,遁入非本性所为。本来,蝙蝠常居于幽暗角落,似有所偏好,许是因此,便对陌生的亮光存有新奇,试图接近,比如它时常在街衢的路灯旁盘旋,如飞蛾扑火状。但蝙蝠不如飞蛾,从它自入居室便局促仓皇的情状,就知道它并没有那般无畏与勇气。

去年春天,得到两棵南瓜秧,是同事亲自培育的。回来后,妻子立即将瓜秧分栽在两个泥质花盆里,在后室的阳台上攀网搭架。入夏,两棵南瓜枝壮叶茂,开花结果,长大的南瓜丰硕喜人,由观赏到煮食。今春,妻子将去年预留的瓜籽亲手育苗,籽落苗生,好大一片在花盆里茂盛着。等到秧苗基本粗壮的时候,妻子将其分插在仅有的两个花盆,因为不舍得取舍,仅除去部分孱弱的秧苗,每个花盆竟栽了七八棵。如今,所有瓜苗都已经长大,牵藤开花,但所生的枝叶显然没有去年的壮茂,所开的花朵更如昙花一现,毫无挂果结实的预期。事实证明,在有限的空间内,占有秧苗的数量与所结果实的数量非成正比,甚至适得其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窗台上常有鸟雀光临,是麻雀,两只或三只,有时又到楼下附近的电线上,蹦蹦跳跳,煞是欢悦。麻雀是我十分熟悉的小动物,乡下居多,树枝上,屋檐下,草堆里。麻雀进城是我近年才发现的奇观,究其原因该有两点,其一麻雀在乡下的日子不好过,食宿俱忧吧;其二凡麻雀都喜欢扎堆、好热闹,不比天鹅、大雁飞在高空,栖息于大湖,且一旦有人群骚动,就警觉地撤离。从麻雀的身上,你能看出时日更替,大小之别。

蛰居在空调室里,关闭门窗,将暑热拒于室外。有天夜里,蓦然听见窗外“哗啦哗啦”的响声,分明是雨落雨篷的声音,十分真切。好雨知时节,我满心喜悦,一股真正的清凉沁入心脾。良久,启窗观雨,并没有发现一鳞半爪的雨迹,却辨明那声音来自楼下的湖边。原来最近政府给湖水清淤,大量的淤泥由抽泥船吸取输入管道,其中淤泥中夹着碎石,便发出“稀里哗啦”的声音,似雨击雨篷之声,似有雨所带给的凉爽。“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境由心造,虚幻若不被戳破,便如真实别无二致。

前天在火锅城吃麻辣涮,主人特地点了一样奇异的食料——猪脑子。对于我来说,因是第一次尝鲜,所以不敢轻易下箸,更重要的是,我对“猪脑子”心存隔膜。在我们乡下,猪脑子是骂人的浑话,凡脑子不开窍或者考虑问题反常者,都自然被斥为“猪脑子”。若按照中医学“吃啥补啥”的原理,这猪脑子当是断然沾不得筷勺的。如今,它在餐桌上这般风行、抢口,莫非这脑子一经煮汤就脱了“猪”的秉性。

妻子去庙里拜佛,之前在市场上买了“供果”,是上等的“红富士”,足见其诚心诚意。当然,除了呈上供果,每次拜佛,妻子没少供奉香纸钱、灯油钱,或者径直呈上一壶油。所不同的是,拜佛的供果可以带回和应该带回(据说吃了供果可以祛病消灾,小孩子聪明)。令人纳闷的是,妻子常常用以拜佛的供果都不翼而飞了。将供果呈放在佛像前,就开始出殿烧香,然后绕殿拜佛,等到离开时再来取供果,先前自己的供果无法找到,只能空手而归,否则无非将错认错任意拿一份别人的供果,但无论如何再也无法觅取等同自己的那份。对此,妻子由懊恼归于平静。拜佛本来就不关乎功利,呈送出去的本该不计较复得。

早晨还在睡梦中,就被窗外楼下一阵喧闹的击鼓声震醒。不用观察,我知道是“老年女子艺术团”的绝活。最近几年,城里的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年妇女,不甘清闲,不甘寂寞,不甘无为,她们每天在家务之余,相约在广场上活动,唱歌、跳舞或击鼓表演,引来无数观众。如果那家商场开业、公司庆典,她们会被邀请前去助兴。这些老年妇女的所作所为,常人多数很不理解,总是一传统的模式要求人、衡量人,认为退休就得休憩在家,弄孙做家务。时代在发展,人生无止境。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既是个体生命的提升,也是装扮社会的风景。

十一

政府在城区中心兴建广场作为市民闲暇的聚集地,湖水依依,有空场、草坪、花坛、树木,可健身、散步,可小憩、闲聊,但竖立在广场中央的一方不伦不类的大屏幕“几人欢喜几人愁”。大屏幕上方夜以继日变换着各类商业广告,画面炫目,声响聒噪。对于商家来说,这里潜伏着商机,对于无所事事的人群,它驱赶着寂寞,对于天真活泼的少年,它意味着热闹,但对于少数习惯幽静安宁的人来说,无疑煎熬着眩光与噪音。少数服从多数以及多数压倒一切的定律在此适应,又一个世俗盛行的标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