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节随想

(2021-09-21 07:06:39)

中秋节随想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月圆时候,是中秋。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中秋是赏月的时光。“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苏轼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每个月,月圆只有十五这一天。月圆,并不是常态,月缺才是常态。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生圆满,并不是常态,人生不圆满,才是常态。

一年中,只有12度月圆。每一个日子,都弥足珍贵。


李白是唐朝诗人中,写月亮最多的人之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写得浪漫而有情怀。

然而,李白写十五的月亮,并没有留下什么名句。

写月亮写得好的人,要么有离愁,要么有大起大落的人生感悟。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极有感染力,是因为一个“愁”字。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是重点。“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才是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公认的唐诗中的名篇。春、江、花、月、夜,看名字就能引发读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人生短暂,充满着无常。圆满往往只有短暂的一刹,离愁才是常态。就如天上的月亮,不圆满才是常态。

八月十五,读读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中的句子,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