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出现三个新特征

(2018-12-29 21:42:00)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出现三个新特征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年末,是总结成绩的时候。

2018年国内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并不平静。

伴随着商品房市场的由夏入冬,2018年国内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经历了一轮起伏。

北京市全年共成交经营性用地63宗。总用地面积447.94万平方米,相比2017年的639.02平方米,减少了近30%;土地出让总价1677.9亿元,同比减少43.6%

广州全市共出让经营性用地91宗,总出让金额为1333.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住宅用地59宗,共收入1147.6亿元,商业用地32宗,共收入185.8亿元。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出现三个新特征:

1、    土地价格仍处于强劲的上升通道中。

由于受到土地出让政策的影响,一线城市的土地成交宗数和面积,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

由于人口和产业,仍在往一线城市集聚。一线城市土地资源成为稀缺品。经营性用地的价格,尤其是商品住宅用地的价格,仍处于强劲的上升通道中。

以广州为例,2018年出让的59宗住宅用地,尽管大多位于增城、黄埔、番禺等地,平均出让价格仍达到每平方米2.7万元。

2、    城市土地供应呈现“多主体供给”的格局。

广州、深圳从土地利用看,已经转入存量土地开发阶段。未来,通过城市更新发展项目,将成为开发商获得用地的主要方式。

另外,单位历史性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始被激活,发展租赁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通道已经打开。

3、    商业商务类用地和地标建筑用地,逐渐转冷。

以广州为例,2018年出让商业商务用地32宗,共收入185.8亿元,仅占广州全年土地拍卖收入的14%

商业商务类物业的发展,受到政策的影响(例如,不能销售给个人的限制性规定),也受到商业商务类物业在转型发展中的影响。

预计2019年,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仍然是:商品住宅用地仍供不应求,价格还要涨,商业商务类物业用地将越来越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