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新村的窘况
(2013-01-18 10:42:50)
标签:
房产 |
祈福新村的窘况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号称“中国第一大村”的超大型楼盘广州的祈福新村,1月16日发生了楼巴司机罢工事件。内线、外线楼巴的200多名司机与管理方出现劳资纠纷,双方在薪金待遇、劳动合同以及违章罚款扣发等方面谈不拢。200多司机于5时左右齐齐“休息”,穿着整齐的制服站在一起表达不满。事件造成100多辆车停运,大量楼巴整整齐齐地停在路边。
广州地铁三号线爆满,成千上万的居民步行回家,场景颇为壮观。
事件发生后,政府与发展商都陷入了困局。拥有10多万人的大社区,光靠应急措施,难以为继。
祈福新村事件,暴露了“发展商办社会”的弊端。
祈福新村,是开发商建大盘的典型标本。开发商利用城市远郊区地价水平不高的优势,大量获取土地资源,开发超大规模项目。入住人口越来越多,开发商办起了学校、办起了医院,开通了楼巴。一个祈福新村,就是一个小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规划滞后于楼盘发展。政府缺位,任由开发商“自生自灭”。20多年,这种发展模式没有出现大问题,已经是一种奇迹。
在祈福新村开发进入尾声的今天,地方政府忽然发现: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
开发商的本质是逐利的,亏本的楼巴是不会长期“包养”的,地方政府的公交还要补位。开发商有兴趣办贵族学校、高价医院,普通的学校和医院,政府也要补位。一个10多万人的社区,政府要配置足够的警力,这不是为开发商服务,而是为市民服务。
祈福新村的例子说明,地方政府光靠卖地收入,长期来看,是赔钱的买卖。
开发商也颇为无奈。业主们买了楼,然后习惯性盯着开发商。买楼20年了,还习惯“有问题找开发商”。开发商大包大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祈福新村的问题,绝不是200个楼巴司机罢工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