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 |
分类: 生活琐记 |
开一下午会,处理完手边的杂事,已经到了晚上8点半。也好,下班的高峰点已经过去了,至少打车很方便。
路程顺利得连红灯都少有遇到。上了年纪的出租车侃爷,还是一如既往的谈论国家大事和交通拥堵,我随声附和着到了目的地。
曾经因为下车的地方是北京的南北分界线,而南边被一些司机认为是不好拉活,不免落得几句嘟囔或者白眼,于是我跟司机说,“您就在桥下停吧,方便您掉头。”司机说:“得了”。
打发票给我时,上面还连着一张废票。我顺口问了一句,“这张废票能给我吗?”司机说:“你报效定额?”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什么不知道?我说是。司机又问我:“加油票要吗?”那当然好了,面额大,贴起来方便,是最受欢迎的发票了。于是司机说,你等等。
他下了车,跑到后备箱里捣鼓了一会,然后手中拿着一摞发票坐回位子。他抽出一些说:“这些给你。”我接过来一看,哇,200一张的,这一摞有十几张。可以有好一阵子不用那么使劲攒出租车票了。
我知道有人以面额的10%来收购这些发票,也知道有些司机帮朋友攒发票,以获得一点点小的收益。于是我问他,您帮人攒的吧,要不我给您一点钱。
他说:“不用,我给朋友攒的,这些早够了,多余我拿着也没用。”
我于是疑惑了。司机笑了:“嗨,我就看你这姑娘心眼好,都下车了,还替我着想,让我停一方便再拉活的地方。”我释然的下车了。
小区外的小铺子里还剩下最后一份手檊面,老板娘欢快的说:“才下班?你买走这份面,我也关门。”旁边的店老板热情的跟我打招呼:“我新进了东北的大米,要不带点回去尝尝看?”我说下次吧,买了他的青菜和蘑菇,再来一小袋葡萄、一包栗子、一袋狗饼干,赶着回家。
即使天气寒冷,工作忙碌,有因为一点替人着想的馈赠,热情的搭讪和一碗热乎的面条,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前一篇:5600年前的火种如何保存?
后一篇:伦敦札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