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闽寻古】遗落在大山中的廿八都

标签:
廿八都古镇三省交界的深山枫溪锁钥明清时期建筑摄影 |
分类: 浙江/福建 |
▲1、廿八都是一座群山怀抱、景色怡人的古镇,北宋时期的朝庭在浙江西南部设了四十四个都,此镇排列第廿八,于是得名廿八都,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廿八都古镇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的高山峡谷之中,这里地势十分险要,四周关隘拱列,东有安民关、南有枫岭关、西有六石关、北有仙霞关。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北通江浙、西往江西,南接福建的交通咽喉,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有专家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中的梦”。于今与周庄、同里、乌镇等著名古镇相比,它依然是藏在深山人未识。
▲2、廿八都是一个呈长条形布局的古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乡风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古朴淡雅的廿八都镇在现代文明的包围中显得异样夺目。
▲3、现今的古镇,据说居民大多是唐朝黄巢起义军留下的守军和商旅的后裔,千余户人家,有一百多个姓氏,9种方言。古镇的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与周围村镇大不相同,如今他们渐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廿八都普通话”。
▲4、号称“溪枫锁钥”的古镇雄踞在三省交通要道上,使之成了过往商品的集散地,如今,昔日的繁华早已是烟消云散,热闹了几百年的古镇也已湮没在流失的岁月中。
▲5、走在古镇的老街上,一路都是错落有致的老民居建筑,长达一公里的街巷两侧突兀着一座座门楼和门脸,形成丰富和有节律的街巷景观。
▲6、廿八都的建筑与周围其他古镇建筑颇有不同,浙式、闽式、徽式、赣式等建筑形式在这里融合,据统计,古镇现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有30多座,另外还有众多的寺、庙、宫、殿等公共建筑物。
▲7、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廿八都遵循着自己的文化逻辑,在古朴而恢弘的旧宅里,在沉重而悠远的老街上,将古老的文化风情传承至今,并靠着这份自尊,悠悠自得、不卑不亢地占据着这片土地,一代一代地演绎着那个“文化边城”的故事。
▲8、文昌阁是古镇上保留最完好的古建筑,建于清宣统年间,是当年授受传道之所,整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大殿与厢房以檐廊连接,十分高大雄伟,其中精湛的木雕和彩绘令人称奇。
▲10、古镇南头的枫溪廊桥,一座圆形单孔石拱桥,此桥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浙西唯一桥上建有亭子的古桥,目前的桥廊是新修的,旧桥廊早些年已被风雨损毁。
▲11、镇上的古建民居都是依老街两侧而建,自北向南曲折蜿蜒长达一公里,街道两边多为二层楼的店铺作坊,基本保持了19世纪集镇的风貌。
▲13、和在别的古镇看到的情形一样,这里的居民也是过得十分的悠闲,老街上无所事事的人们饶有兴致的在观赏一位卖蛇人的玩蛇把戏。
▲19、廿八都是代表浙西南明清古建筑和街区风貌的古代重镇,是我国江南传统村镇生活的一个典型的活标本,其历史之悠久,保留之完整,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之高,在浙江是第一流的,在全国也应占有相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