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东梅奔寺,我们坐上TUKTUK车继续前行,很快又来到了相距不远的比粒寺。要说这两座寺庙不仅距离很近,而且长得还很近似,都是属于婆罗门教派的建筑,它们的重要特征就是须弥山造型:金刚宝塔形式的三层五塔结构,中央是一座高大的正方形塔楼,四周各有一座稍矮的塔楼,整个看上去就像五朵梅花式的构造。比粒寺和东梅奔寺一样,也是建造在同一个时期,但规模比后者要大,据说这里是为古代皇族专门修建的火葬场,走在寺庙的建筑里,不免感觉有些诡异,想像当年在这里举行火葬仪式的时候,定是达官云集,不能随便进入的。如今这座矗立了千年的寺庙早已是斑驳不堪,风雨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已使它落魄雕零,完全失去了它曾经的威严和气势。
▲1、比粒寺是座典型的塔山式建筑,它的造型与东梅奔寺很相似,也是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的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色调,由于它的顶层高达三十多米,有着开阔的视野,吸引着许多游客在此看日落。
▲2、比粒寺虽比东梅奔寺的建造晚了十多年,但也是属于吴哥的早期建筑,已有一千多的历史。

▲3、这座建筑在高台上的寺庙,现在看上去仍是十分的巍峨壮观。

▲4、千多年前的高棉人真不简单,将如此巨型的石块垒砌成高高的寺庙,在当时的条件下真是浩大的工程。

▲5、石头阶梯的每一层踏步都很高,一口气登上去还真有点费劲。

▲6、暖色调的石块在夕阳的映照下分外美艳,而皇家火葬场的所在又让这里多了几分诡秘之感。
▲7、夕阳下的暖色调也使千年的古庙更具魅力。

▲8、登上高台,俯瞰众生,颇有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9、千年历史遗留的痕迹,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的古老文明。

▲10、

▲11、

▲12、虽已残破的门廊,仍不失当年的美丽。

▲13、巍然挺立了千年的石墙和石柱。

▲14、玉米头般造型的石塔,顶部已是破损不堪。

▲15、站在高高的平台上,四面可以眺望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色,这里也是观日落的好地方。

▲16、我们上到高台上的时间尚早,这时候等着看日落的游客还不多。

▲17、

▲18、

▲19、登上了高台的游客,与千年的寺庙合个影。

▲20、寺庙的后面是茂密的丛林,夕阳的光影让这里增添了些许魅力。

▲21、这座比粒寺又被称做变身塔,意思是指古代皇族火化后变身为神的神殿。

▲22、如今的神殿之上,已成了人们游览观景的圣地。

▲23、随着黄昏临近,来高台上坐等观赏日落的游客逐渐增多。

▲24、比粒寺是除巴肯山外另一处观赏日落的好地方,每天都会吸引众多游客的光临。

▲25、游客们在欣喜的观赏着夕阳慢慢落下去的壮美景色。

▲26、千年的古迹沐浴了千年的夕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