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去了一趟神农架,单车独行。自从前不久看了北京老梦发表的京城骑驴远涉千余公里骑自行车到神农架的博文后,我就产生了去神农架的念头,当然我不会骑车去,而是开着我的CRV去。从长沙到神农架的路程不算太远,660余公里,一半的高速,一半的国道和省道,除了从宜昌通往兴山的一段路因修高速比较难走点外,其他的路都很好跑,特别是过了昭君故里后,一直到木鱼镇都是一条非常舒坦的柏油路,路面质量完全可以和高速公路媲美。

▲1、驶往木鱼镇的路上,蜿蜒曲折的路两边是高耸的崇山峻岭,满目青翠,一条香溪伴随一路。

▲2、进入神农架景区,只见郁郁葱葱的群山,仿佛是一片翠绿的海洋。

▲3、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木鱼镇,顿感这里气候宜人,温度一下子降了好几度。木鱼镇的宾馆旅店很多,价格高低不一,我寻了一家方便停车的神怡山庄,标间80元/晚,感觉不错。这家客栈还住了好多消夏避暑的老人,他们以1400元/月的价格包下房间,在这里享受天伦之乐。

▲4、神农架的主要景点是神农顶景区,它包括了太子垭、板壁岩、神农谷、金猴岭等。从去年11月开始,所有自驾车都不允许上山了,前往这些景点的游客必须在这个旅游集散中心换乘景区的专用车辆进入。门票价140元/人,车票价75元/人。

▲5、这就像国内许多热门景区一样,在景区以外再建个大门,让所有游客转乘统一的旅游车辆,像旅游团队一样跟车走马观花,这对保护景区环境和维持景区秩序的确起了很好的作用。但这个神农架,游人太少,也搞这种不切实际的名堂,有点害苦了我们这些想自由自在看风景的人,光是在这里等车开就耗去了半多个小时。

▲6、从这个路口开始进入神农架最漂亮的景区。以前是可以直接驾车上山的,现在是铁栅栏把关,自驾车莫入!

▲7、旅游车沿着山路行驶了四十多分钟,把我们首先带到了海拔约2800余米的板壁岩。卜一下车,就被这儿的景色和气温所震住,景色那是一个美,形态各异、自然形成的石柱、石笋,就像是从天上掉要下来的,让人惊诧!而这里的气温就像是把人带回到了早春,感觉寒意袭人,阴冷无比!

▲8、形态各异的岩石矗立在山头,行走其间更让人感觉有些春寒料峭。

▲9、远望群山云雾缭绕,近观绿树青翠苍茫。

▲10、借用别人的一首七绝《神农架板壁岩》来形容:“漫山箭竹挂云帆,石柱凌空板壁岩,玉兔惊蛇农虎卧,高寒草甸脱青衫。”

▲11、碎石铺的步行小道,一路上的表面都被各种野草野花覆盖,在风中摇曳生姿。

▲12、这是一个传说中的野人栖息地,据说在这里曾发现过野人的毛发和粪便。但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延伸,如今野人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13、

▲14、搭建在岩壁之中的木桥。

▲15、

▲16、高山草甸和茂密的树林,在巍峨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翠绿。

▲17、神农架的一个“神”字,引来了无数的探秘人。

▲18、

▲19、离开板壁岩,来到第二个景点--太子垭。据说唐中宗李显曾游历此处,故得名“太子垭”。

▲20、太子垭海拔2600多米,属亚高山暗针叶林带,沿游道漫步林间,只见到处是冷杉参天,箭竹葱茏。

▲21、这种不知名的树歪斜着生长在步道两边,游人们通过时也得跟着歪斜。

▲22、林中可见一些空旷翠绿的草坡,现在人为地搭建了几座人字形草棚,说是还原过去“野人”的居住环境。

▲23、这是一颗被命名为“千手观音”的冷杉。

▲24、“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唐中宗李显《石淙》

▲25、

▲26、我们沿着木板游道踏步而上,行走在原始森林之中,满目都是历经沧桑的古树。据说这里负氧离子含量很高,就像一个天然大氧吧。

▲27、我们上山不久,神农顶就被云雾笼罩。雾色苍茫中当然是什么也看不清啦,只得照照那块挺立在山顶的大石头表示我们曾“到此一游”。

▲28、神农谷也是雾气朦胧,据当地人说这里的雾天要占到一年中的2/3!哈哈,看来到神农架旅游要碰运气啊!

▲29、看不到美景了,就看看这漂亮的马儿吧!这可是山上施工的民工们的好帮手,有它驮运建筑材料,省去了不少的人力,反正这马儿只会埋头苦干,不会讨要工资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