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黔东南的第七天,我们离开肇兴侗寨沿着202省道经由黎平前往最后一个目的地--隆里古城。从肇兴到隆里的行车距离为110公里,有些路段因修高速的缘故很不好走,而且不断地有大型工程车占道,使得车速快不起来,走了三小时后才到达隆里。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的隆里古城,距锦屏县城45公里,这里原是一座能战能防的明朝军事城堡,是由本地土著居民和外来屯军人员及其后裔共建的戍边重镇。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楚王桢(朱元璋第六子)调集江南九省官军,在隆里设千户所,同时兴建古城,隆里的军政建置一直保持到清代末年。如今的古城虽已不甚完整,但古风犹存,是一处鲜为外界人知道的边远村落。

▲1、隆里古城坐落在一片地势平坦的盆地中间,四周是屏障般的青山,整座城堡呈长方形,城墙是用卵石框边筑成的土埂,周长1500米,高4米,宽3米。城门上建有戍楼和炮台。

▲2、隆里古城的居民祖先来自江苏、江西、安徽等地,因此保留着江南一带的生活特色。500多年来,隆里古城居民很少与城外的少数民族交往,直至20世纪50年代。隆里也因此形成了“文化孤岛”现象,在以苗侗文化为主流的黔东南地区,隆里古城一直默默坚守着汉文化的传承。

▲3、在2002年重新修复的清阳门是进入隆里古城的正门,面东而立,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为三层四檐悬山攒尖顶式建筑,也是隆里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4、今天的隆里古城,作为军事堡垒的威严早已不复存在。昔日西南边陲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也在世事更叠中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作为一座古代集图腾、宗教、历史、现实于一体的典型城堡,仍完整地保存至今,这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极为鲜见的。

▲5、从清阳门的城头上望下去。据说原本这城墙外有一条玉带般的护城河护卫着整个城池,却由于当地的人们缺乏历史文物保护意识,十多年前被填平建起了民居,呜乎!

▲6、走在600年前铺就的鹅卵石古街上,三街六巷的古城门、老房子、青石井、飞龙檐……在新居与旧屋之间历史的痕迹依稀可辨,仿佛自己已置身明清时代,时空的交错感让人迷失在这古城堡的安宁与怀旧中。

▲7、古城的宅基均高出地面近一米,临街房屋排列整齐有序,院落之间的楼舍清一色三间两层封火墙,上面青砖灰瓦,兽脊鸟翅,飞檐翘角,宝顶装饰,花雕门窗,做工精美。

▲8、古城内至今仍保存有完整的明清时期典型民居30多栋、祠堂5座,以及部分古城墙、古街、古井、护城河和东、南、西、北门四座鼓楼,是目前贵州省遗留不多,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城镇。

▲9、古城中有许多经历了不少年代的老旧木板屋,感觉很有些残破了,看似会要摇摇欲坠的样子。

▲10、古城内的街道上铺的都是拼成花纹图案的鹅卵石,村民们把它称作“花街”。

▲11、这是古城中的一座书院,现在像是一所学校。我们进来却没看到任何老师和学生,只有门前玩耍的两个孩童。

▲12、
居民家中的庭院内景。

▲13、这时候正是插秧的农忙时节,有许多村民在忙着把秧苗担往村外的农田里。

▲14、

▲15、

▲16、

▲17、大门外闲得有些无聊的几位村民,发呆、睡觉,消磨时间。

▲18、在隆里博物馆中摆放的几组龙灯,制作精美。据说舞龙灯是隆里人的传统节目,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举行,届时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要赶来观看。隆里龙灯不仅制作精巧漂亮,而且风格独特,舞灯的技巧也花样繁多,栩栩如生。

▲19、古城内的街道四通八达,街尾连接,横折曲行,走起来像迷宫,而且最为奇特的是街道没有“十”字路口,全是“丁”字路口,据说是避讳“失”的谐音,而寓意古堡里“人丁兴旺”。

▲20、

▲21、依门而坐的一位老人,代表着古城的沧桑历史和兴衰岁月。

▲22、古城的四座城门,除了正门清阳门外,其余西、南、北三个城门均设立了两道城门,其中一道门都朝东,称之为“勒马回头”。

▲23、这种“勒马回头”式的设计,看上去好像是不能通行的,其实只要你走出门洞,就会发现90度转弯后另有大门通往城外,虚实结合,暗设机巧,不愧是军事堡垒。

▲24、这是正阳门,从城外需转一个90度的弯才能进入城内。

▲25、这是位于西门的迎恩门,从外面看上去像是一个大屋的正门。

▲26、进出城门都要走一个90度的弯。这样两道呈直角的城门设计既是求祥又有“明通暗塞,暗通明阻”、迷惑敌人之妙。

▲27、正阳门和迎恩门都是在明代建的,而在清代同治年间进行了重修,并于近代做了整修。

▲28、这个明代的移民城市,至今还在追忆着往昔的生活。

▲29、

▲30、隆里也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遭贬谪的地方。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庭贬谪为龙标尉。故又名王龙标。来到隆里后,王昌龄又写过许多烩炙人口的诗词,为后人所传诵。

▲31、现在,隆里古城已被贵州省政府列为重点建设的12个古城镇之一,并且是与挪威王国共同合作在贵州建立的四个生态博物馆之一。

▲32、古城的老旧房屋是苍桑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古城人的梦想,也承载着古城的未来。

▲33、隆里像其他中原小镇一样原本默默无名,600年后的今天,它历经风雨的斑驳身影终于要开始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了。

▲3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