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人易飞的博客
诗人易飞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18
  • 关注人气: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飞(42)掰诗——张新泉《看一个牛仔脸上的刀疤》

(2022-03-16 15:29:47)
分类: 易飞原创作品

看一个牛仔脸上的刀疤(原文)

作者 张新泉

 

上帝把他脸部的

最后一道工序

留给了尘世中的

一口刀

 

那是最难 也是

最壮烈的一道工序

阴云四合 抑或

残阳喷血时

劈下

伤口起自眉骨

收在嘴角

不能差错分毫

 

一次特殊的

整容

以杀戮方式完成的

一种创造

 

刀光闪处

倒下苟安与平庸

绿得发黑的

草原深处

刀痕在马背嘶鸣

在荣辱生死之上

照耀

 

张新泉1941——)四川富顺人,成都文学院特邀作家。首届鲁迅文学奖,第五届郭沫若诗歌奖获得者。居成都。

 

姜是老的辣!上回掰的是华万里先生,这次是张新泉先生,他比华老还大一岁。似乎我还在证明,诗歌作为一种独特而神奇的文学体裁,并不因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消退,而减少其诗性。同为四川诗人,两位老诗人展示了与时俱进的诗性、呈现方式、卓越的手感和饱满的思想筋骨。的确,有很多人在30岁至40岁这个年龄段,写出了自己一生最好的文本,甚至有的人在不到30岁就完成了,但依然有一些人可以在年迈之后,步入自己的黄金创作期,甚至出现高潮——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也许刚开始起步较慢,但他始终坚持学习,他的感悟力和创作力,也许经历过人世大半生,方才达到触界点,达到顶峰,所以,也会创造奇迹。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大气晚成的作家,所以——一个丰沛的生命,在诗歌创作上,不会输给年龄!

   张老步入诗坛,似乎与刀就有特殊的缘分,早年他就打造了一把中国诗坛的“好刀”,试引用其中一节:

 

 

好刀是一支

柔肠寸寸的萧

好刀厌恶血腥味

厌恶杀戮与世仇

一生中,一把好刀

最多激动那么一两次

就那么凛然地

飞起来

……

 

张老对“刀”情有独钟,从本世纪初第一次让张老师赢得声名的《好刀》,到近年发布的这首看一个牛仔脸上的刀疤》,中间相隔当有二十来年之久,可见张先生对刀的喜爱。

我以为“刀”这一意象,始终带着尖锐、锋利、迅捷甚至直取要害的惊惧,带着闪亮的寒光,让读者有些不适,它不应该是日常写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件器物,如果只是“厨房写作”,只用“刀”的能指部分,反而感到日常生活的一种活色生香和温暖。但显然,张先生看来温和谦逊的背后,其实是锐利与深刻,其实是探究生活与生命底牌的写作者,所以作品才能直抵人心,尖锐而凌厉。

回到本诗。

看一个牛仔脸上的刀疤》,诗题对人物进行了限定,刀疤在牛仔脸上,不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一张脸。当然“牛仔”是可以抽象的,也可以泛指。“牛仔”其实是一种布,在上个世纪十分流行,后来经过演绎后的“牛仔”,大体有乐观、冒险、自由、坚毅等特点,应该是褒义比较多一点。

 

上帝把他脸部的

最后一道工序

留给了尘世中的

一口刀

 

老诗人手起刀落,直取当事人脸部,干净利落,着实好身手,毫不输给当今的诗侠少年!张先生能写出这样的开头,不显许多老诗人因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两大痼疾:饶舌与浮浅。前者出于生理原因,带来语言的自然絮叨;后者出于心理原因,必然带来思想的退化和保守,其呈现的是暮气沉沉。老诗人最可贵的是,始终有爱与纯真,始终葆有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始终带着诗人的冒犯与血性,并体现出担当和奉献,我以为张老作出了榜样。

首节四行实际上是两句,亦实亦虚。一个人脸部的塑形,应该说一出生就基本定形了,但人生的这一张脸,交付给了无情的岁月。俗语云:岁月是把杀猪刀。虽然在此诗中并不完全达义,但也意在其中。人生漫漫长路,等候他的居然是一把尘世中的/一口刀”,这有点过于陡峭,尖利。再细读文本,似乎有某种宿命,请注意句首两字:“上帝”——是上帝安排的,你挨这尘世的一刀,躲也躲不过去。岁月在雕刻你,上帝在安排你,似乎你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你要忍耐——这是“最后一道工序”。这个流程完结之后,你人生的这张脸就定型了。

 

那是最难 也是

最壮烈的一道工序

阴云四合 抑或

残阳喷血时

劈下

伤口起自眉骨

收在嘴角

不能差错分毫

 

这一节描写有些惨烈。壮烈阴云残阳喷血劈下伤口自眉骨,连绵的意象、场景与动作,都是深度用词,的确是那是最难 也是/最壮烈的一道工序”,这把刀劈下来,不仅要有勇气,还要精准,“不能差错分毫”。

这一节沿着第一节在延展,深化,在阴云四合 抑或/残阳喷血时”出手,环境险恶,场面感强——全都在强化这是一项非同凡响的“工序”。牛仔要承受身体的烙心之痛与心理的艰难裂变。

 

一次特殊的

整容

以杀戮方式完成的

一种创造

 

此节又有提升。一次精准的刀后手术后,对牛仔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整容”,过去的形象也许不堪,也许令人厌恶,甚至令自己厌恶,那就来一次告别——“以杀戮方式完成的/一种创造”。“杀戮”这样的用词,在现代汉语诗歌中,用的应该是不多的。这种深度用词,颇感横暴。我以为它是一种波德莱尔所称的高强度措辞,表现主体与诗本身和世界的关系,呈现为一种措辞的紧张性,以彰显诗歌的巨大张力。

作为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诗人,不用飞毛令箭,直取青龙偃月刀,其力沉,其势巍,让人钦佩之至。

 

刀光闪处

倒下苟安与平庸

绿得发黑的

草原深处

刀痕在马背嘶鸣

在荣辱生死之上

照耀

 

四节层层深入,并无不必要的拉开与穿插,注意力非常集中,脉络清晰明了,力道不断增加。此节写出了“气象”,“草原深处”也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牛仔纵横的所在地。“倒下苟安与平庸”成为本诗的诗眼——如果不是为了穿越庸常,摆脱平庸,走向卓越,就不会去挑战自我,超越自身,赢得一个崭新的我,一个完全与过去决绝的我,一个理想中的我。一个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要摆脱自己的过去,告别自己的习惯,打破自己有的框架,本身就是最难的事,所以,才有前述的下刀之难,之险。有如此深远之意义,承受再多的苦与痛都是值得的;从人生的圆满与精进来看,又是必须的!刀痕在马背嘶鸣/在荣辱生死之上/照耀”,结尾写出了大视野,马背嘶鸣,带着刀痕”和我们的创伤,超越生死,前面有人性之光在引领,在闪耀!

 

易飞,湖北监利人。中国作协会员、高级编辑、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有长篇小说、诗集、非虚构文学、评论等十余部约300余万字。诗作入选多种年度选本,“易飞新闻小说”(三部)进入“辽沈热书”和上海红磨坊等畅销书榜,《憨的智慧》列2016全国十大励志图书榜首。近年在《诗刊》《扬子江诗刊》《草堂》《北京文学》《诗潮》《诗歌月刊》《清明》《芳草》《汉诗》《长江评论》等发表大量诗歌和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