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和鸡蛋的故事
(2011-04-26 12:53:15)
标签:
杂谈 |
十来天前弟媳来圣地亚哥玩,同行的还有一位也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的朋友。我老人家当三陪,有一天聊起了学术腐败的问题。
我说:前几天看方舟子的新语丝网站,有国内的研究生在那里抱怨,说导师每个月让他签收两千块钱的工资单,实际上却只给他发五百块钱。
该朋友说:这只能算小巫婆了,厉害的,直接用学生的身份证在银行开户,每个月把钱打过去,自己领了,学生傻乎乎的什么都不知道,一分钱都得不到。
该朋友又给我讲了很多这方面的事,种种手段,目的就是把科研经费揣入自己的腰包,一百万的经费不给自己发个五十万那是没有本事,见了同事都会不好意思的。
我老人家听得瞠目结舌:这么明目张胆,不怕出问题吗?
该朋友嗤笑:潜规则知道吗?各个行当都有自己的潜规则,比方说女明星那点破事,你老人家这个八卦专家当然耳熟能详了。科研界也是一样,大家都这样,不对也就是对的,对的也变成了不对。
我老人家无言以对,想起前几年发生在一个熟人身上的事,不由为他感到深切的同情和悲哀。
我这个熟人,博士期间做了一些不错的工作,博士毕业后就基于这些工作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他没有要风险投资天使基金什么的,就靠申请联邦政府扶持高科技小企业的经费,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等我跟他认识并开始科研合作的时候,他的公司已有五十多个雇员,市值五千多万美元。
这个时候,不知道他小子发了什么神经,把还在读高中的女儿,以及退休在家的岳父母都放在工资单上,月月给他们开工资,结果被人告发了。
因为公司使用了联邦政府的经费,所以由联邦调查局来处理这个案件。调查的具体过程我老人家也不清楚,只是知道,最后的结果是,这个熟人不得不把公司贱卖给另一家公司,然后黯然回国了。
开始的时候,我听说卖了一千多万大洋,我想也不错,够他回去天天洗脚不用上班了。
过了两年,遇见一个原公司的知情人,八卦起来,才知道该熟人被完全的洗白了。
一千多万的大洋,到手的现金非常的少,剩下的都是新公司的股票期权,结果新公司找了种种借口,这些股票期权都没有兑现。
听到这些,我老人家为该熟人感到深深的惋惜:五千多万大洋啊,结果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最后都打了水漂。
现在,听了弟媳的朋友的一席话,我老人家不仅为我的熟人感到惋惜,更为他感到委屈。
想起一个笑话。
一个进城卖鸡蛋的农妇,偏僻小路上遇到流氓,给强暴了,流氓逃离后,农妇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说:多大点事儿,老娘还以为是抢鸡蛋呢!
我这个熟人的不幸之处就在于,把公司开在了一个不懂得珍惜鸡蛋的国家。
(2011年4月25日于圣地亚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