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民历来喜欢投机垃圾股的炒作,主要的原因是在于低价格带来的翻倍想象空间大,而且历史上这样乌鸦变凤凰的案例也不少,垃圾股=重组这个思路深入人心。不过,随着今年来A股退市制度的不断更新和深化,我觉得,投机炒作垃圾股的老思路必须及早地进行更新和改变,以免给自己的资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1、
退市制度的从严加速了股票价格泡沫破灭的进程:我们暂时不去谈论这个退市制度对投资者是不是公平,对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有没有追究责任,单就政策的严厉性而言,退市制度的标准放宽就是对垃圾股存在于市场的时限进行了一次快速缩减,原本可能加星戴帽两三年的公司,现在也许只能存活半年了。而一些目前还在市场里面混日子的公司,或许今年年底就要摘牌了。这对于手头握有大量股票筹码的主力、中小股东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空,因此,新退市政策公布以来,无论是中小板还是主板,垃圾股暴跌成为市场最直接的反应,即使是在指数继续向上的大好环境中;
2、
退市制度对企业利润的限制条款增加了保壳难度:在长期以来的投资观念中,垃圾股基本等同于壳资源,无非就是等待未来的重组后变成凤凰。不少股东、主力在保壳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方法让企业盈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卖资产。但是,随着退市条款中对于主营、非主营业务利润的限定,利用非主营利润和投资收益来调节利润的手段被严格限制了,对于别有用心的主力和股东来说,保壳的难度加大了,直面退市的风险显著增加,壳价值的下跌是必然的趋势;
3、
重组难度加大,资本游戏难玩:炒垃圾股就是炒重组,这点似乎是根深蒂固,更有到了年底炒ST,越是要退市越要炒,因为公司会重组。而不少垃圾公司也利用资本市场的漏洞,不断进行重组,今年流行房地产就转型地产、明年市场热衷矿产就转型矿业,公司年年忙重组,业绩重来不见好转。但是,今年的退市新政配合的是监管部门对于借壳重组的严格把关,借壳标准趋同IPO,这对于喜欢玩游戏的主力也好、股东也好,都是个沉重的打击,资本游戏不是那么好玩了。而股民期盼的重组也越来越渺茫了,对于一个垃圾公司而言,重组付出的代价将远大于玩资本游戏的成本,在这样的压力下,退市将成为大多数垃圾股的最终出路;
4、
资产证券化比例提高、上市公司数量激增的背景下,壳资源的价值不断降低:随着我们A股上市公司的大扩容,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了2000多家,资产证券化的比例迅速提高,也就是说,没有上市的资产很少了,特别是优质资产,更是寥寥无几。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一家公司去重组,也很难有具有高盈利想象力的资产注入了,况且上市公司那么多,可以作为壳的公司太多了,壳资源的价值将迅速下降,中长期持有壳公司的风险勿庸置疑。
这几天有朋友说退市新政带来的垃圾股暴跌是个机会,政策逼迫他们去重组,下跌正是买便宜货的机会。我想有这样思维的朋友一定不少,诚然这样的投机思维可能会带来一些股价上的波动,但是,随着退市新政的逐步实施,重组难度的增加,这样的投机思维最终将导致我们投资资产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投资投机的理念,适应证券市场的飞速变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