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周多的调整,市场做空动能暂时有所收敛,同时股价和指数表现上不断有反弹的动作,但是相对于前期的巨大跌幅,显然真正的反弹还没有开始,那么怎么去操作接下来的反弹呢?在此我简单谈一些经验:
1、
市场本轮下跌,主要是结构性的一次调整,是针对创业板以及中小板高估值发行的一次修正,表现为创业板和中小板以致整个中小市值板块遭受的打击最大。后期随着资金链以及市场人气的崩溃,连带到蓝筹板块例如银行股也出现大跌。因此,本轮下跌的罪魁祸首是高估值带来的暴利兑现,我们要根据这个思路来合理评估一下自己手中的品种,是否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区分出可以持有以及需要反弹兑现的品种在操作中不同对待;
2、
对于市场的整个表现,我觉得结构性的20%-30%的股价跌幅基本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一次比较有力度的反弹,不少中小市值品种累计的跌幅已经达到40%甚至更高,本身具备了反弹的要求。同时,随着7月建党90周年的即将来到,社会稳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当前股市的暴跌伴随着很多理财产品的爆仓和清盘,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我觉得在中国的市场还是要多考虑政治因素的影响。从这些方面考虑,一个比较有力度的反弹应该会来到;
3、
反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反弹初期、震荡再探底到最终的实质性反弹。反弹初期阶段的特点是市场的利空消息仍然在蔓延,投资者处于惊弓之鸟状态,对任何消息都做利空判断。受到股价暴跌的影响,投资者的心理目标开始缩水,原本想赚钱的只要保本就可以,而原来保本的情愿少亏一点。所以,股价的初期反弹是绵软无力的,大家的唯一想法就是赶紧跑出去,特别是那些流动性差的品种,跑得掉是唯一的想法。这个阶段的股价表现是难以期待的,反弹也是昙花一现而且不带成交量。市场的表现是少数个股在资金推动下逞强,而大多数个股并没有大幅度的上涨;
4、
反弹的第二个阶段是震荡再探底,这个阶段中大盘的稳定性很差,再初步反弹后形成的新一波平仓盘的打压下,容易再次形成出局的兑现潮。同时,大盘容易受到信息面的影响,比如外盘或者突发事件,形成新的探底甚至破前期低点,不过量能上有所放大,表明场外资金逐步开始敢于介入。同时盘中最大的特点是前期强势股迅速补跌,但是前期超跌的个股基本上不再创新低。市场的买卖力量在逐渐地转化,便宜了以后想买的力量逐步将超越越来越少的卖盘。目前阶段我认为基本进入了这个震荡再探底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新的热点逐步形成的阶段,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资金的流向,在未来真正的反弹中抓住龙头品种;
5、
反弹的实质性阶段来临的时候,将表现为超跌股的反弹,一般来说,反弹的幅度将是跌幅的50%到70%,而某些被错杀的有潜力的品种,将创出新高。在这个阶段中,首先是一种普涨,所有暴跌的品种几乎都要反弹,大家不用心急自己的品种为什么不涨而忙乱地换筹码去追逐,结果反而会什么也抓不住。在这个阶段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自己的持仓品种的未来投资计划,对于那些处于明显高估的品种,我觉得趁反弹还是要减亏离场,而对于质地优良仅仅是被错杀的品种,可以考虑继续持有或者降低仓位。其次,这个反弹阶段中,随着普涨和轮涨,成交量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一旦市场大幅度缩量,那就表明市场的逢低买盘随着股价的上涨已经失去动力,这波反弹随时可能结束。
回到市场本身,我觉得上周四的美股大跌导致的一次急跌探底正好给了市场一次再探底的机会,也在短期内消化了反弹初期的浮筹,随着市场买力的逐步增强,真正实质性的反弹就快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