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逐步走到2011年3月末,2010年的年报披露接近尾声,而围绕着年报展开的年报行情也即将结束。今年的年报行情有哪些新特点呢?我觉得最大的一个不同以往的特点是,高送转个股受到冷落。以往受市场追捧的高送转不灵了。
往年在年报行情中都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高送转的板块,在年报期间出现比较大的涨幅。而今年这个板块非常不明显,甚至于大多数高送转个股并没有走出今年年初的高点,还有不少个股出现了公告后往下突破的走势,有的投资者甚至开始担心自己的持仓个股会推出高送转方案了。出现这个特点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
年报高送转这样的分配方式正在受到理性投资者的唾弃:年报期间以高送转代替分红的个股,在财务处理上实际不支出现金流,对投资者而言,也没有实际的现金回报流入,只是给投资者一个巨大的价格缺口以期望填权。而越来越理性的投资者会明白,真正的填权不能靠资金炒作,而是要靠企业真实的业绩增长来支持。所以。对高送转之后填权的预期正变得越来越谨慎。当依靠分红收益的机构投资者日益增加的时候,对于实际虚无的高送转式的分配将越来越不受欢迎;
2、
高送转玩数字游戏的时代正在终结:大家知道,在香港股票市场有种游戏叫拆细,是最让投资者恐惧的游戏方式。很多接近于1分钱的个股,大股东会建议将一股拆细为多股,看似股票多了,但是下跌的机会和幅度就更大了。有很多投资者的钱就在这样的拆细过程中被吸干了。而我们仔细想想,面对国内市场的10送10
、送15甚至未来的送20,不是也是一种拆细行为吗?以前我们认为是高价股、绩优股喜欢玩高送转,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大盘低价股也推出高送转的方案,这个现象正在引起投资者的警觉,提防着国际市场的游戏蔓延到A股市场。因此,一些低价股(例如长航油运)虽然高调推出了高送转的方案,但是市场对他们是很谨慎的,股价表现也很一般;
3、
很多个股的高送转方案来自于市场的一些非正常利益推动:有两个板块是非常明显的,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医药。房地产板块在2009年的年报和2010年的中报集中推出了高送转的方案;而2010年的医药股年报,大多也附带着高送转方案。我们再仔细推敲下可以发现,这两个板块都是当年被炒作到高位而骑虎难下的时候,集中进行高送转的。我们可以推测,这个里面很可能是参与的资金为了其离场的利益,而推动了这样的一个分配方案。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板块的个股最终的走势肯定是贴权。因为背后的资金就是利用这个游戏在撤离。所以,我这里也提醒大家,对2010年年报或者2011年中报的高送转的医药股要特别谨慎;
4、
监管措施的更加严格:过去的两年里面,证券市场重点对内幕交易进行了打击,从今年的年报送股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还是有不少公司的股价在公告前出现了异动,大部分公司的股价表现还是比较正常的。我相信更多的资金在监管压力下,已经不太愿意提前去炒作高送转的内幕信息来获得利益,就像去博重组的资金越来越少一样。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一方面是参与高送转投机的资金在减少,另外一方面,监管层对公司的分配方案推出期间的股价异动进行了严密的监控,最终的结果是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地位,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5、
现金分红正在受到重视:从洋河这个个股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市场并没有对他持续的不高送转的分配方式产生质疑,反而股价是持续走高。这样的例子正越来越多,高送转并不再是制约股价的因素,投资者将更重视企业对投资者的真实回报以及企业是否有真实的能力来支付投资者的分红。那些看似业绩很好而掏不出真金白银给投资者的公司,我们有理由对其盈利的真实性和持续性提出质疑。
总的来说,今年年报期间,对于高送转的炒作明显降温我觉得是个非常好的现象,也是我们这样的从以往炒作高送转年代过来的投资者一个很好的转变的机会。投资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获得回报,和看似精彩实际虚无的高送转相比,而我们更希望获得的回报更真实、更给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