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寻找地产股中的壳资源(110313)

(2011-03-13 17:38:18)
标签:

财经

碧桂园

地产公司

地产股

借壳

股票

分类: 市场分析


    进入三月以来,市场的环境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市场忽多忽空的情绪波动下,上证指数也在一个200点左右的区间内震荡。这个走势基本符合我对今年全年行情的判断,即指数代表的整体上没有太大的机会,赚钱的机会在于差别化的投资。

    差别化的投资很好理解,就是和别人买不一样的品种,那么这个差别化的东西存在于什么地方呢,今年首先可以考虑的是地产股的壳资源。

    华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在对今年行情的展望时,提出不要忽视重组股的机会。我觉得今年很大的一个差别化投资机会就是在重组里面,特别是在经济转型、行业重新排序的过程中,优势行业对劣势行业的重组兼并是必然的。这里,我们就一定要注意地产行业的壳资源化的过程。

    地产行业曾经在2-3年前是非常热门的行业,也是获得了高估值的几个行业之一,特别是在大牛市的2006-2007年,很多公司股价上涨十余倍,就是因为重组成为了地产公司。我们的A股市场也一度成为了地产股的借壳热土,甚至连香港市场也出现碧桂园这样的巨额超比例热捧的明星地产公司。

    不过,随着政策的转变,现在的地产股明显受到了市场的抛弃,无论是估值还是预期,都较以往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特别是在政策的压力下,绝大多数地产公司丧失了融资功能,严重浪费了上市的资源。虽然大型地产公司靠着地域性的垄断或者一定的土地储备仍然在运转,但是大量的重组型的中小型地产上市公司开发的项目已经结算,新的项目又拿不到,完全处于一个半停产状态。这在以资源配置为基础功能的证券市场中,很显然,他们将成为新兴行业的借壳对象。这里,我们就通过几个特征去寻找归类一下,目前A股市场中可能的地产股壳资源:

    1、资产规模和市值规模比较小:资产规模小决定了这类公司很难逃脱政策风险的打击,在这轮地产业的洗牌中基本处于了下风,有比较强烈的脱壳意愿。特别是那些曾经也是重组型的地产公司,借壳的地产企业也只是个小规模的地产商。市值小反映的是投资者对其估值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里面,重组后的空间对投资者有吸引力,我认为比较适中的市值在30亿以下;

    2、公司的地产项目基本结清,没有未来获得项目的能力。和招宝万金不同的是,不少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完工项目已经售罄,没有在建项目,最近也没有拿到新地,这些公司基本上就是靠一些自有地产的租赁获得少量收益在维持。这类公司就极其容易成为一个壳资源;

    3、公司的资产清晰、债务债券明确:我们不仅仅要找出那些没事可做的又看不到前途的中小型地产公司,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清楚这些公司在历史经营中有没有什么大的纠纷、巨额的债务或者担保、资产有没有大的窟窿或者是有么有什么比较重大的承诺等等;

    4、大股东控股比例:很多重组型地产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占的控股比例并不高,大多只是相对控股,这一方面说明在退出的过程中有不少的便利,同时也利于产生未来市场的控制权变更,为他们成为一个比较好操作的壳提供了便利。

    通过以上四点我们可以找出不少有这些卖壳倾向的地产类上市公司,不过这只是我们从概率上做出的一种预期,具体这个卖壳潮会不会到来,或者重组后的企业是不是能获得更高的估值,还是要看具体案例来定。好在证券市场讲求的是一种预期,特别是这样的预期是一种差别化的预期,在差别化的预期下,我们才可能获得具有差别化的投资收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