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集体躲猫猫吗?(090304)

(2009-03-04 17:58:58)
标签:

股票

分类: 市场分析

 

    今天的市场强的有点出乎意料之外,指数大涨,个股活跃,有成交量的跟进,让不少投资者觉得手足无措。于是感叹,市场是个什么东西呢?有时候是我们想的,有时候不是我们想的,虽然市场实际上就是无数个我们组成的。

 

    前几天有个朋友说的蛮有意思,目前的市场就是一帮人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面躲猫猫,暂时什么也看不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找到,唯一确定的是结果一定会被抓到。这个时候忽然听到了有人敲门,大家立即慌张地四下逃窜,这个期间必然碰伤了不少人。等大家全部趴下再等待的时候,发现敲门声停了,警察也没进来,于是大家琢磨着继续做点什么。

 

    我觉得蛮形象的,至少在各种媒体的宣传下,大家都认可了未来的风险是存在的,市场的压力是很明显的。不过,要是让大家从此不碰股票去休息,那又是没辙的。于是,趁着市场有机会就捞一把,有点风声就杀出去,市场主要的心态就是这样,处于集体躲猫猫的游戏过程中。

 

    因此对于短期的市场策略,我觉得不用太紧张涨跌,深跌也难,大涨也难,拿一定的仓位,甚至轻一点的仓位继续等待,我觉得最让人放心。

 

    今天还看到一些“恐美论”,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的关键,本身多个市场的估值体系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估值压力的传导也是受到各种因素调节的,并不存在美国跌多少我们就要跌多少这样的一种逻辑。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市场的估值方式或许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才是我们关注外围市场的最主要的方面。

 

    举个例子来看,一个企业前10年每年盈利都是1亿,非常平稳,按照传统的估值模式,于是市场会给予稳定的估值比如20倍PE的定位,市值20亿。但是这个企业到了第11年出现了巨大的亏损,一下亏掉了10亿,等于把前几年赚的钱亏光了。这个时候他的市值可能就跌到几乎没有了。但是,这样的一种估值模式带来的问题就是提前透支了未来投资者的利益,从一个长周期来看,这个企业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实际财富价值,但是在前10年里面一直是给予了很高的估值。

 

    这样的例子普遍存在于周期性公司中,行业景气度高的时候估值非常乐观,反之就像进了地狱。如果我们继续着这样的一种投资估值模式的话,要么把透支的后果债务留给子孙后代去还,要么在投资的最后时刻晚节不保。国际大行的表现正是这样一种投资模式恶果的显现。

 

    我想经过了这次经济危机,我们的市场肯定将从这些方面去做出新的总结,对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做出修正。上面的估值体系思考只是我最近想的一个方面,还不是很全面,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

 

    09年下半年可能是我们最佳的准备期,最近从香港市场此起彼伏的私有化案例来看,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下,不少有未来的公司将得到经营者的大力增持甚至私有化。因此,我建议在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可以持续关注一些总市值比较低的具有行业前景的公司的私有化机会。而这样的思路落实到国内的A股的话,管理层持股、大股东增持、整体上市等等都将成为未来实质性的机会,也是接下来我们的观察重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