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也出了不少了,不过我们可以从交易数据中发现,主流机构迟迟不出手,甚至坚决逢高出货。目前市场中主要活跃的都是游资,参与投机的品种也是主流机构不持重仓或者出于减仓阶段的个股。那么,为什么这个阶段游资敢于参与市场而主流机构迟迟不出手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也和一些宏观策略分析师聊了,了解到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主流机构看的是估值,目前经济运行确实遇到了问题,大多数行业的业绩至少在今年四季度到明年1、2季度都将出现明显的衰退甚至亏损。这样的业绩肯定无法去用估值进行投资参考,那么目前买入股票的依据就不存在。因此,即使能看到少数抗周期的公司,也只能少量参与,大规模建仓是不合适的,因为看的太远的话谁也说不准;
2、面对不确定的估值,主流机构的态度很明确,以时间换空间,至少先熬过这么半年的估值混乱期,等经济运行的态势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后,再投资肯定不迟。同时,短期市场里面热闹的东西都是低价投机品种,具有的仅仅是价格优势,同时由于下跌幅度巨大,一时的割肉盘压力很轻,因此成为了游资短期操作的目标。而这样的品种质地太差,往往行业也处于劣势,主流机构连股票池也无法进入,更不要说去买入了;
3、主流机构不会把投资寄托在利好身上,而且大家也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即使出了这些重磅利好,真正能解决这么半年问题的利好是根本没有的。可以这样说,如果主流机构看好后市的话,前天和昨天的走势就不会是那样。因此,即使今天的降息幅度超出大多数人预期,最多也只能换来半天的行情。主流机构是铁了心要坚持过这么半年时间了。
所以,不管市场怎么热闹,机构就是不出手,并且坚持逢高抛出那些行业前景不佳的公司股票。这也是短期市场难以有太大作为的一个原因。甚至我在想,如果机构的态度这么坚决的话,再徘徊一些交易日,游资一旦撤离的话,可能指数还会向下探底。
从今天的个股交易情况看,房产股出现整体放量滞涨,前期预埋伏的资金似乎有兑现的感觉。我认为降息对房产股的意义与对房产市场的意义是不同的,对房产股而言是找到了一个炒作的理由,而对房产行业来说,要想翻身还有点难。同时涨幅居前的个股主要以个股行情为主,市场的方向性明显减弱。虽然市场一度热捧了汽车股,但是作为制造业这样的一个前景堪忧的大行业背景,个股也只能去概念投机而已。
总体上说,今天的成交量我认为反映的是前期一些没来及撤离的资金离场,面对继续严峻的估值压力,后市仍然应该谨慎对待,及时把资金从投机中抽出来,准备适当参与年报的深度发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