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论救市与两重大利好(081109)

(2008-11-09 12:08:58)
标签:

股票

救市

重大利好

平准基金

暂停大小非

分类: 市场分析

 

    本周的后几个交易日,市场普遍在流传管理层或出台一些重大利好,盘面因此也表现的比较坚挺。这个周末,相信很多投资者也在翘首以待,看看到底这些预期是否可以兑现。暂且不论是否真的有这些利好,我想就我个人的一些理解来谈谈目前市场期盼的两大利好的影响。

 

    1、管理层会不会出重拳在股票市场上?

 

    目前的经济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点我相信大家都感觉的到,而管理层稳定经济的决心是可以理解和肯定的,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的救助是必然的。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动辄几万亿的资金投入到某个行业的决策,就明显是冲着挽救几大支柱行业而去的。但是,在对企业注入流动性和增加需求的同时,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花大力气去救股市,我觉得这点还必须跳出自我的位置去理性思考。

 

    作为一个股民,我们当然希望所有的政策都对股市有利,但是,我们也必须理解股市作为国家经济的一个环节,其作用在每个阶段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目前的A股,我认为就没有实现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以及满足企业合理融资的需求,其本身定位就是不重要的。纵观国际成熟市场,在每一次牛市或者资金聚集之后,总可以产生一个很大的行业龙头企业,这就是资源配置。比如最明显的,网络泡沫破灭的是垃圾公司,雅虎最终得以脱颖而出。而看看我们的市场呢?似乎每次牛市之后都是另外一次推倒重来。这说明我们的股票市场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资金的交换博弈,而没有太多的真正资金借道投入实体经济

 

    再说,不管什么公司正常的还是非正常的融资,从提出方案到实施,没个半年、一年是不可能完成的,在如今这样变化很快的经济节奏中,这样的效率谈何给企业融资呢?特别是,我们的管理层经常会以控制融资发行来调节市场,这样本身就是和股市功能矛盾的。当企业融资困难的时候,借不到银行钱的时候,增发什么同时也被控制了,上市的意义何在呢?这也就形成了上市最初狠圈一把钱的恶果。

 

    因此,我认为至少现阶段管理层并没有非常高的热情去把这个股市重新搞的火热,最多也就是稳定下来,不管涨还是跌,只要慢慢的来,都可以接受。因为股市好坏和实体经济之间目前还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如果说稳定是最后的目的的话,我看目前的走势管理层不一定非常着急,我们在所谓的稳定中也不一定就能赚钱,这点我认为必须理性认识。

 

    2、关于平准基金:

 

    平准基金会不会出?从成熟市场的合理性上判断,我觉得一定会出,而且我得到的信息是,这些建议确实是在研究过程中,也确实有高层在关注。不过,我认为我们不必要太关注这个基金的规模、出台时间,而是要弄明白这个基金的目的和对市场的影响。

 

    平准基金的目的是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市场估值体系,并保持他的稳定,这就非常明显的要涉及到什么是高估、低估以及合理。当金融市场平衡被忽然打破时,会出现暂时的恐慌或者疯狂,市场价格出现瞬间的低估或高估,平准基金往往在这个时候是有必要出手的。比如我们在97年金融风暴期间,港股瞬间暴跌,香港金管局曾借助类似平准基金出手干预,保证了金融稳定,击退了金融巨头的阻击。

 

    那我们目前的状态下,A股有没有明显的被低估呢?这个问题我不能马上做出回答,而是要认真去思考的。我最倾向认为目前A股的整体估值只能说是合理,局部可能出现了低估。因为估值标准必须符合经济基础,而不是单纯的以价格高低来衡量。因此我认为,即使平准基金出现了以后,目前阶段的出手也只能是局部的。预期这个基金疯狂买进所有的股票来托市是不合理的,这个基金即使出台,对市场的作用也只是局部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对于质地好的股票,目前阶段是可以持有了。因为在优质股中,确实有一些个股从长远来说存在低估的情况。比如我们之前谈到的市值与企业重置成本、与企业净现金、与企业资产重估价值的比较出现低估的情况等。而与此对应的是,在平准基金带来的明确的价值基础产生后,绩差股的市值可能将继续降低。

 

    3、暂停大小非一年:

 

    说实话,这个政策如果出台,短期的力度是震撼性的,我估计整个市场指数将因此至少上升30%。不过,越是强悍有利的政策,其出台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我和很多朋友都聊过这个问题,虽然有很多渠道言之确确,但是从法理上看,其不合理的地方还是很多的。特别是从必要性上看,管理层有没有必要去做出这个有点出尔反尔的决定。所以,我们都觉得,如果真的想从股票供给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的话,如果把可控的国资体系下的大小非控制住就可以了,要是整个市场的普遍一刀切,也是不尽合理的

 

    对于这个政策的影响,前面说了,肯定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最多半年后,上升多少还是要跌回去的,因为一年后我们又要面对一个相同的问题了。你愿意做一下这个半年的冒险之旅吗?

 

    总之,对于市场利好的预期,我认为我们必须跳出股民、投资者的这个局限性,从经济全局的眼光去分析判断很显然的是,如果国家保增长、保经济的政策得力,企业出现明显的业绩增长,经济继续向好的话,整个市场的估值必然随之上升,管理层也不必要费尽心思去搞什么利好;而如果经济搞不上去,企业效益下滑,搞再多的利好最后也是枉然,市场反应的一定是经济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