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我们继续探讨一些思维理念上的问题,也是最近很多朋友给我来信谈的一些观点。首先,我谈一下对几个问题的看法,仍然非常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本文开放评论)。
1、大小非解禁影响价值吗?
随着市场走弱,价值体系也出现了崩塌,投资者在思考原因的时候,非常明显出现了疑惑。那么,大小非的解禁或者说供求关系的改变到底影响价值体系吗?
我认为,首先: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当股票的供给量突然增加的时候,肯定会对股票的价格产生了挤压作用,股价会产生下跌;
其次,价值的实现是依靠价格的。我们做价值投资实际上是有盈利目的的,而代表这样一种投资策略成功的最重要的表象是股票价格的上涨,如果有因素抑制了价格上涨,那么肯定将影响价值的实现过程;
再有,价值本身存在相对性。比如我们习惯于用市盈率来判断价值大小,市盈率同时也代表了投资者愿意获得同样利益的时间代价。如果,大小非的产业资本获利时间远低于市盈率代表的投资期的话,原有的价值体系肯定将至少短期被修正。也就是说,如果当前股票的市盈率是20倍,大致代表着投资20年可以回本,而如果产业资本从投资一个新设立公司到上市抛出获得同样的利益需要的时间只要5年的话,原来的产业资本肯定将从旧股票中撤离去设立新的公司进行上市。只有当市盈率代表的时间成本和产业资本的获利时间成本以及获利难度大致相当的时候,这个估值体系才会重新被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创业板会对目前市场、特别是大小非解禁期市场产生重大资本析出压力的原因;
另外,价值体系是相对的、是人为的,当投资者信心降低,愿意付出的时间成本迅速降低的时候,价值体系也会下移。而投资者的信心往往和股价的表现是息息相关的,股价的下跌将迅速降低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因此,我的观点是:大小非减持压力长期看不是决定投资价值的最终因素和最主要的基础,但是,供求关系短期急剧改变,通过价格杠杆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导致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改变。加上产业资本所占比例相对现有投资者的完全不匹敌,短期内解禁压力将显著降低市场估值体系。
2、价值投资是不是应该永远都是满仓?
我还是觉得,价值投资就象一颗流星,我们可能只有在市场接近灭亡的时候看到他的辉煌闪耀,而在长时间里面,价值是被埋没的。
投资可能是属于一种功利性很强的行为,除非你永远停留在理论研究,最终考验你成败的还是价格的涨跌。我们可以为价值投资寻找到时间来做借口,但是不要忘记了,相对于我们有限的人生,任何投资都是讲期限的,我们不能以明日复明日的无赖行为来辩驳投资失败。
再谈到价值,我认为大多数价值都是在一定估值体系上的相对价值,我们做价值投资大多数也只是类似从15倍市盈率到20倍的相对价值投资。那么,既然这个相对价值有很强的市场估值体系基础,当估值体系发生变化的时候,相对价值肯定将发生变化。当市场只接受10倍市盈率的时候,你可能只能寻找那些目前看只有5倍市盈率的品种,而以前看似便宜的15倍市盈率的品种可能就是一种泡沫。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相对价值投资实际上一种等待估值体系泡沫产生的过程,而且估值体系的泡沫是永远存在的,如果要把投资的安全性增强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在你投资的时候把市场的泡沫降到足够低。不然,当你站在泡沫上讲价值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脚底下可能的崩塌。
因此,对于价值投资和满仓,我的看法是:
1、价值投资是一种思维模式,满仓是一种投资资金管理策略,本身没有必然联系;
2、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各种估值体系泡沫上的相对价值投资,在目前没有对冲可以化解整体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唯一的方法就是寻找竟可能最被低估的品种进行价值投资;
3、价值投资说到底还是一种投资,而不是坐着数钱的法宝,是具有风险的。我还是认为目前的市场规则和底线就是价值投资,我们采用的是顺应市场的一种投资思维策略。而满仓不满仓,完全取决于是投资者对风险的喜好程度或者投资的盲目程度,我认为应该根据市场情况设立合理的资金管理策略。
总结:价值投资多数情况下是相对价值投资,我们需要寻找足够低估的品种来提高安全边际;但是,大多数时候,因为投资期限的要求,我们不得不做相对价值投资。为了控制住投资风险,无论是纯粹趋势投机还是价值投资,都应该注意仓位控制和管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