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年随笔(1):事件投资需要注意的几点(080208)

(2008-02-08 12:08:08)
标签:

股票

分类: 战术与理念(连载)
 
    随着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上升,以及大多数个股的价值发现的完成,想获得超额利润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更多的资金把注意力放在了所谓事件(主题)投资的获利能力上,我也比较认可在价值思路基础上的事件投资,也许这个类型的投资是未来一段时期获得超额利润的主要手段。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简单地谈一下自己对事件投资的一些理解,作为茶余饭后的一点思考。
 
    1、事件投资的关键在于突发性和持续性:
 
    这个世界上的事件有很多,但是,真正能给我们带来机会的是那些突发的和持续时间长的事件。
 
    突发事件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和市场主力的成本一致,不会处于被动位置,同时可以获得很好的爆发性。比如,前期阿扁的党内下台,就是一个突发的信息,由于很难提前判断,介入的资金成本都是一样的,三通板块个股几乎都是以涨停板连续爆发的。
 
    同时,事件的持续性也必须注意,如果一个事件的持续能力很差,未来就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资金的风险就比较大,这样行情的持续性或者说未来的空间就比较差。还是以阿扁事件来说,虽然他辞去了党内职务,但是其政治身份以及政策并没有改变,因此,两岸三通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因此,三通板块个股很快就退潮了。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注意那些突发的和具有持续能力的事件带来的投资机会。
 
    2、对事件带来的机会应该建立在价值基础上:
 
    比如我国最近出现的涨价事件,已经被资本市场非常形象地在进行放大,但是其基础仍然是价值。
 
    涨价概念股从最初的新五丰等肉类概念,到化工类个股、再到农业类个股,其投资的思路就是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增加。因此,涨价概念板块的行情估计仍然会持续。
 
    而其间的限价政策,也被市场进行了放大,由于国内市场不可以做空,因此,相关的电力、石化类受损个股只是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但是,在香港市场,不少个股被大量放空,出现了近50%的下跌,也是一种明显的投资机会。
 
    另外,持续性长的事件初期可能比较看中爆发性和新鲜性,后期将明显地向价值基础靠近。比如奥运会概念,从最初的寻找目标暴涨阶段,到全面活跃,再到现在的等待实现阶段,资金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最初只要和奥运会搭界的品种就会猛涨,甚至是所谓的合作伙伴;后期很明显地发现,资金地选择将更多地看业绩的支持品种。因此,我觉得奥运会概念股的投资必须谨慎,一定要知道他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这点,我平时强调的比较多,因此,这里简单地再次强调一下。
 
    3、投资事件要适当地发挥想象去联想:
 
    比如,近期发生的湖南等地的电力设备大范围地被冰冻损坏事件,你会想到什么吗?大家如果还记得,我们曾经关注过的一个股票,五洲明珠,他的主营业务就是电站铁塔,因此,这个股票就具有了明显的爆发力,估计短期仍然有不小的力度。
 
    虽然说香港市场是成熟市场,但是,这样的联想有时候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前些日子,国内的低温灾害天气影响下,国际投资者对生产羽绒服的波司登进行了短期发掘,股价大涨。
 
    不过,联想、冲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价值,这点,是我们仍然要记得的。
 
    4、未来还有哪些比较大的事件投资的机会:
 
    首先,我觉得,涨价概念在高通涨的背景下将持续发展,我仍然比较看好其中化肥板块的机会;
 
    其次,被暂时限价的板块暂时受到了冲击,但是,我把他看成是一个非常好的吸纳机会,比如电力、油气中,我重点看好国电电力和中国石化,未来相关产品的涨价将是必然的。
 
    还有,上海世博会的事件投资将进入初级预选阶段,这个阶段的超额利润将是巨大的,而这个事件的爆发可能将是在某些官方会议或者声明之后,可以首先关注上海的城市建设以及宾馆旅游类个股
   
    同时,未来可能还有很多不确定的事件,这里,我还是要提出一些需要谨慎的地方,比如3月的政治事件影响,我们不能总想着买股票赚钱,同时还要考虑可能碰到的风险,因此,对于一些可能带来损失的事件,我们也要做一个心理和策略上的准备。
 
 
     ----新年期间,我会选择性谈一些自己的思路或者理解,主要是和大家交流,如果有什么观点和见解,也可以留言或者发邮件给我(qincom@vip.163.com)。
 
     再祝大家 新年快乐  多多发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