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考的一周:我们到底在投资什么?(1209)

(2007-12-09 14:38:58)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证券/理财

分类: 市场分析
 
    最近的市场似乎比较平淡,人们谈论的重点也并不是一直围绕股市了,于是很多朋友问我,到底是不是市场进入了熊市了呢?我的感觉是,光凭这样的简单现象判断市场的牛熊为时尚早,只不过,市场在经历了比较大的调整冲击后,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理性的时期,更多的投资者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在投资什么?

 

    比如前几天,有个朋友给我发了EMAIL,说人民币升值都说利好金融、地产、消费类,那么,到底是怎么个利好呢?问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很好,这说明他正在从盲目投资转变为比较清醒的投资,也正在为自己的投资负责。就象我们说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作用,在持续上升势头中似乎完全就是重大利好,而在高位出现了反复,忽然有很多人开始谈论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其实,这些从最开始就一直存在的,只是被盲目的热情掩盖或者忽视了。

 

    因此,趁着这个可以给我们理性的时期,我着重在谈一些投资目标和基础的问题,今天,仍然谈谈,我们到底在投资什么?

 

    一、我们看一个模型:

 

    A股票,2007年收益0.50元,市场合理市盈率20倍,市场合理定价 10元,我们投资10000元,购买1000股。下面分3种典型增长情况说明我们的投资收益来源:

 

    1、2008年以后,该企业的收益年增长20%,即 2009年达到0.60元,那么假设市场市盈率不变,市场价格将上升到12元,我们的投资增长到12000元,增长率为20%;

 

    2、2008年以后,该企业盈利不变,仍然为0.5元,但是市场市盈率水平整体上升到了25倍,增长率为25%,那么市场价格为12.5元,我们的投资增长到12500元,增长率为25%;

 

    3、2008年以后,企业盈利增长20%,到0.60元,同时,市盈率水平增长到25倍,那么市场价格上升到15元,我们的投资增长到15000元,增长率为50%。

 

    注:这个是典型情况,如果市场可以作空,负增长也可能带来收益。另外,没有考虑分红对投资者以及收益的影响。

 

    大家可以总结一下,我们的投资收益到底来源于什么?

 

    二、结论:实体经济的发展 和 市场的变化

 

    很简单,我们可以总结出,情况1说明,我们的投资增长和企业赢利的增长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我们投资的是企业的发展;

 

    情况2说明,我们的投资增长和市盈率的增长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我们投资的是市盈率的变化;

 

    情况3则是企业的发展和市盈率的变化共同的作用。

 

    扩展开来,我认为,我们的投资的无非是以企业盈利增长为基础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以市盈率为代表的市场的变化。

 

    1、实体经济的发展:大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小到一个企业的盈利变化。实体经济产生的利润才是我们投资利润的真正基础;

 

    2、市场的变化:这里的变化实际上包括了很多很多方面,比如市场的整体预期变化、市盈率水平的变化、股票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个股预期的心理变化、趋势预期的变化等等,合理把握各种变化的趋势,也是一种投资策略;

 

    3、上述两种因素实际是互相融合和交融的:有时候我们很难明确的区分那些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利润,哪些又是市场的变化带来的利润,比如,人民币升值改变了以人民币记价的房地产的供求关系,从而带动了房产企业的盈利增长,体现到市场上的房产股伴随着业绩的增长和供求的变化,出现了上涨。也比如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是以价值投资的思想基础去做趋势投资,两者很好的结合产生了更好的结果。

 

    三、注意的一些方面:

 

    如果上面的文字让您明白了我们的投资的到底是什么?也许我们就应该在策略上进行不断的修正,把握那些大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趋势。

 

    1、注重对宏观经济学论的学习:个体经济的发展是和整个经济发展分不开的,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最近我也贴了不少机构、学者对宏观经济的一些看法分析,我的建议是要注重理解、认识宏观经济的一些观点和分析方法,博取众长,并且形成自己的理念和判断,而不是随时带着批判的眼光去随便的评论别人的言论。因此,在这样的文章后面,我并不会加上所谓我的观点,我一直说,永远不要做批评家,应该让每一个读者形成自己的理解。

 

    还有些行为,我觉得也不可取,那就是思想和行为的不统一。比如我经常看到很多人一面抨击着国家经济,甚至认为是万劫不复的,但是却不断地做多股票投资,这样的方法我觉得不可取。对市场的发展抱有理性的思维是必须的,但是过早的理性并不合适。比如,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直存在的,任何事件的进展都可能产生多角度的影响,比如人民币升值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两面性,但是,如果过早地担忧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改变,那可能在2000点就开始做空而损失大部分利润了。因此,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看起来是个时机把握的简单问题,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趋势合理把握的复杂问题。

 
    2、捕捉市场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很多种,比如预期的变化、经济发展中行业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可以说只有需求矛盾才会产生经济,产生机会。比如当目前的市场出现了很多类似增发受阻的现象后,大多数投资者会热衷于津津乐道这些倒霉的公司,倒霉的承销商,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但是精明的投资者会在其中发现一些投资机会。再比如,当市场上都在对次级贷款的风波积极回避的时候,价值投资者的代表巴菲特开始收集垃圾债券了,面对这样的消息和变化,你可能做出什么判断呢?当一个变化开始和发生以及高潮的时候,或许就应该是考虑下一个变化的时候了。
 
    另外,也要注意把握一些有效的变化,或者说可以控制和预期的变化。投资必须从大的方向上理解而不是面对每天无序的波动,有很多朋友喜欢叙述那些类似“后悔几个涨板没有抓”,“早知道跌这么多应该跑”等一些实际上根本无法预知的短期波动,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每天想获得是这些变化的话,真不如带着你的财富去“威尼斯人”问问圣诞老人,自己到底是幸运儿还是个 COUNTRY BOY~~
 
    3、结合股票市场看,我们可以发现,在宏观经济稳定的前提下,把握个体经济的发展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也是我们获得投资收益的主要源泉。现实市场中,我们发现,大的公司透明度高,发展趋势容易把握,集团性大投资的风险小,可能获得比较稳定的回报。而小型市场机会适合思考型的投资者,比如掌握了先进调研方法和渠道的投资者,对投资的要求将逐步提高。
 
 
    四、市场策略:
 
    1、宏观环境和市场趋势: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了解大型机构的2008策略报告以及对宏观环境的分析,我的感觉是,大致的共同点都是,整个市场的指数变动区间不大,平衡偏上的趋势概率比较大。主要的市场机会在深度挖掘以及主题事件投资,成长性公司受到重视。
 
    我个人的判断是,市场整体机会的平均化以及市场局部机会的细化将非常明显。也就是说,大型公司的估值上升将主要依赖个体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这个是主要的市场大机会,而小型公司由于行业经济的突发变化或者事件带来的供求变化将是一些局部机会的重要表现形式。
 
    因此,我给出的新策略就是:
 
    2、半股半基可能更加好:
 
    我们不能否认自己的能力和瞬间的灵感,有时候财富就是一个老虎机的数字游戏,不过,我们不能把财富的增长依赖于一时的灵感,特别是对于与市场有一定距离的朋友。昨天有两个朋友远道而来,约见了我的一个投资家朋友,我感觉最大的就是,每个投资者一定要认真地想一下,我的到底想依靠股票获得什么?
 
    很多朋友因为股票的一些外在虚幻的超额利润吸引而进入了这个市场,当然,如果你立志在这个市场里面获得一生财富的,我觉得也没什么问题,我就认识一些从几千元起家,完全通过二级市场获得上亿财富的人,但是,他们在股票上倾注的精力和时间都是可观的。只是,有很多朋友仍然没有理解,如果你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一个几年后没有收益甚至亏钱的地方,那个时候,你可能更多的是后悔逝去的年华和原本的事业。
 
    因此,我其实最近一直在劝很多朋友暂时收缩一下自己的投资,转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不要时刻盯盘,股票价格并不会因为你的盯盘而变化,甚至有时候一天的盯盘时间是个巨大的浪费,股价一分也没有变。再比如,不用经常看网络评论,比如我的博客,我想博客的目的不是吸引眼球,出人头地,帮助人是最大的目的,该干什么的时候干什么也许是最好的告戒。如果让我选择点击率和博友的正常生活,我选择后者
 
    或许,购买些基金,可以省却不少生活的浪费。当超额收益的获取非常困难甚至是异常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满足于平均收益。那么,同时,在利用一下个人的渠道和灵感做一些股票投资尝试,或者依靠自己的分析判断,把握一下市场的变化,再和我们分享一下投资心得,把投资变成一种快乐,到是个不错的选择。
 
    3、基金的选择:
 
    关于这个问题,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市场上的基金种类太单一,体制也有不足的地方:
 
    比如目前绝大多数基金属于共同基金和单项多头基金,只能随行就市,对市场变化的优势把握不明显;同时,很多基金规模超过了市场承担能力,对于局部利润的获得造成了限制,因此,基金需要认真选择,目前我在多学习国际的基金操作,开阔自己眼界的同时,也在香港市场模拟对冲基金的操作。
 
    以后,我也将在博客中多谈一些对各类基金的观点和研究结论,供大家参考。这里想提醒大家的就是,我们在投资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投资我们自己,也就是人。比如对国家管理者、公司领导层的信任和投资,而对基金的投资时,一定要学会对基金操作人进行必要的评估。
 
    ----以上就是本周的一些思考,希望这些思考能对大家未来的投资有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