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要信息是:6月顺差创新高;人民币再现比较大的升值;关于CPI和加息的言论等等。
我觉得6月顺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众多企业赶在7月1日出口退税截止之前突击出口导致的,这个数据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应该视为流动性控制或者宏观调控的理由。
同时,我还注意到,最近有两家公司的信息非常值得关注:600171和600707,均是可能的资产注入(重组)停牌,这两股票前期一直有相关传言,但是一直没公告,选择这个时机公告,折射出的信息我认为是:目前的股价跌下来了,很多事情都可以顺利实施了,也许这样的股价是符合大股东利益需求的。结合这点,我回答一下一位朋友对垃圾的问题。
我觉得这位朋友的对于垃圾和蓝筹的关系思考很好,对股票市场的很多现象,多思考多观察多分析,总是能获得收获的。对于垃圾股和蓝筹的辨证关系,我的理解是:
1、在我国资产证券化率还相当低的时候,垃圾股存在被优质资产注入的可能,在历史上也演绎了很多这样的故事,比如ST数码,如果成功的话,必然是一个比较优质的资源类蓝筹公司。因此,正是由于这样的概率并不是很低,才造就了投资者喜欢寻找这些机会的投资偏好。正是由于比较大的资产证券化预期,新兴市场的市盈率水平普遍偏高。而国际成熟市场的资产基本都证券化了,注资预期非常渺茫,业绩差或者行业前景渺茫的公司必然走向一个归零之路。
2、寻找垃圾变蓝筹的机会确实存在,但是要提高风险投资的准备。很明显的就是前期的题材炒作,除非有非常准确的信息,一般投资者无法承担剧烈的震荡,很可能在真正开始注入重组前丧失筹码。因此,如果抱着风险投资的想法去投资这些股票,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完全是博消息的话,可能心态很难控制。
3、蓝筹股我们怎么看待呢?我觉得以后蓝筹股的投资关键是看那些超出预期的蓝筹股,中报期里面,我们可以多关注哪些蓝筹的主体业绩增长超出了普遍预期,比如:工商银行五粮液,这样的公司是值得我们进行必要配置和投资的。对于业绩稳定的蓝筹,我建议多考虑分红回报率,而不一定是市盈率。
总之,对于目前垃圾股和蓝筹股的投资机会看待,主要还是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上,一般说,以小博大的中小投资者喜欢乌鸦变凤凰这样的高风险投资,而相对于把资金安全看在首位的大资金来说,长期稳定的收益是首选。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投资取向,存在都是合理的,估计这样两种投资取向将长期存在,只是我个人会把这两种投资方式的比例分配为(蓝筹)8:2(重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