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好友精粹评论(三)

标签:
微信朋友圈好友精粹评论第三集图片与文字无关 |
分类: 知识交流 |
说明:依然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敲的,微信朋友圈里的文字不能复制粘贴。人家会,但我不会。翻拉手机荧屏也很费劲,视力越来越差了。
请”赠书会务小组”的成员(赠《齐鲁游记》时已经精简为四人:葛、刘、刘、韩)注意:凡是在我的评论区评论帖子名单里的都属于下一次的赠予者,其他人一概不再赠予。因为“国内书号”太贵,我也不可能加印较多,除了所赠单位,也就剩下很少了。
烦劳葛有德老弟将《刘福新赠书名单》重新编辑一下,绝对不能超过三十人。
我这三篇文章里好友评论帖肯定重叠,只论人不论帖子次数。
这一篇内容如下
此次不再添加“文辛曰”。
广智(徐广智。原籍淄博老友,今日头条铁粉)
《(摄影)淡淡苔痕似有无》
悦溪桃溪,伯牙子期,文风画骨,惺惺相惜(表情图片)
(徐广智的评论帖子主要是在今日头条,他的评论贴最多)
苗春娥
《新浪文友精粹文章节选(七)锦瑟黎燕·孙柏昌》
我现在也喜欢仰望星空,我小时候是我姥姥常带我看星空,教给我认识牛郎星、织女星,牛郎的牛锁头,织女的线穗子,银河,牛郎织女的故事。看了这篇文章,想起了我姥姥。
苗春娥
《(摄影)淡淡苔痕似有无》
我家的口粮地在一个沟里,那沟的的坡上一层一层的,有小岩石层,有土层,小岩石层里还有嘎啦皮,等老朱有时间载您过去看看。
刘福秋
《雪·雪景·雪情》
普普通通的雪,在刘老师镜头里,幅幅都是美景。(表情图片)
回复亓卫星:彼此彼此呀!我也是连续三天扫雪,累得身子散架子了。(表情图片)
刘福秋
《(游记——)》
这是前几年陪同昌乐“当代徐霞客”刘福新老师游览柳山时,刘老师写下的图文并茂的游记。比较直观地介绍了柳山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风貌。
风在飞钟读明
《一河两路东段走拍(我的春节前夕之二)》
野沟的留住,破坏了以后没法回复。
回钟读明:若是这条纯自然的野沟野崖野林野草也被铲平的话,这个地段哪还有大自然可欣赏?所以嘛,我力主保留。但咱一介草民根本挡不住开发商和当权者的利益驱使。这要靠大家的舆论!
三点水(刘海清)
《芦荟·买菜·桂花鸭·微信交流之七十一》
芦荟长出这么漂亮的花箭(表情图片)芦荟开花不常见,寓意着好运来临(表情图片)金陵桂花鸭被誉为“天下一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足见张教授的敬师深情(表情图片)
昌乐亿铭法律服务所韩玲群1335
《本周星期六《齐鲁游记》赠书活动禀告》
为刘老师的严谨点赞,印刷社的笔误恰恰印证了刘老师的严谨,所以发生点意外不一定是坏事(表情图片)
昌乐亿铭法律服务所韩玲群1335
《与葛有德老弟去天兴一品给孙小山老兄“烧炕”》
“愚”葛有德老弟,是不是打错字了?刘老师(表情图片)
在这一句里(我曾给孙老兄留过话,说要愚葛有德老弟一块儿来一趟,大家乐呵乐呵。)
回复:嗯嗯打错字了。
王立刚(新壤)
《本周星期六《齐鲁游记》赠书活动禀告》
再次向刘福新老师表示衷心感谢,您用心灵筑就了这样一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与人文气息交融于一体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之作品《齐鲁游记》,作为我们……(我从翻拍图片写下来的,后边的看不到了)
王立刚(新壤)
《与葛有德老弟去天兴一品给孙小山老兄“烧炕”》
搬家烧炕,有的地方也叫闹房,就是请亲戚朋友、邻居到家里热闹一下,聊聊天,聚个餐,娱乐欢快一下,越热闹,驱邪的效果越好。
孙笑山
《与葛有德老弟去天兴一品给孙小山老兄“烧炕”》
葛老师,这样称呼也没不妥!平常里刘老师就称我老兄,我也称他老弟!刘老师也称你老弟!称兄弟亲切,没什么不妥!
毕延长
《遍布城厢的修鞋师傅和修车师傅》
修鞋师傅和修车师傅这篇文章的图片很有价值,它从遍布城市的修鞋师傅修车师傅,到消失的无影无踪,从人们的穿衣打扮到当时的居住环境,都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作为历史影像非常珍贵。
山大俊杰(老同事王俊杰)
《(摄影)淡淡苔痕似有无》
这些照片很珍贵,不用过去多少年,现在这些村、路、街就都变样了。当时宝通街刚建好通开,我骑摩托车与对象去潍坊截窗帘。
赵继春
《芳林园摄影札记》
刘老师的文章为二十年前所撰写,描述小小芳林园的景致,细腻入微……一晃而过二十年刘老师仍笔耕不辍,几乎每天都有文字和照片在网络上分享,这种勤勉敬业精神令人羡慕和钦佩,因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为刘老师由衷地点赞(表情图片)
还有许多好评论帖,在第一和第二篇里有的,这一篇就没有列上。我戴着400度老花镜,打字也困难。
2024年3月19日下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