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文)国人尊崇官称

(2024-02-02 21:20:35)
标签:

国人尊崇官称

官本位制度

红楼梦故事

分类: 文辛随笔

(杂文)国人尊崇官称

刘福新

鄙人曾在青年时期干过联中“负责人”,可那正好“wenge”时期,“校长”之称不曾叫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干了短时间的实际上主持工会工作的常务副主席,也因没有正式条文也未叫起来,一来我是干教师的,大家不好改口,再者我是出名的犟脾气,一旦有人喊官称,我必定朝人家吹胡子瞪眼,人家谁敢惹我?

但有时也能听到有人喊“刘主席”的,不用听声不用面相,一定是教育局的,因为教育局的人称呼官称习以为常了。当是时也,愠然却之不恭,只得哼哈敷衍,淡而化之。有时就想,我这从不把官称拾在心里的教书匠,尚且有人这样称呼我,那些退居二线或离退休的老同志,也常以人家过去的最高职衔称之,若有“副”、“代”等字例行略去,以示恭敬。

冷眼观之,像本人非常讨厌官称的甚少,仍保持那份虚荣心的不在少数。

其实,莫谓今人爱好虚荣,古人也是如此。东晋大隐士陶渊明只干了不到百日的彭泽县令,就有了陶彭泽的称呼,文集也称《陶彭泽集》。

国人为何这么尊崇官称呢?追本思源,与“官本位制度”有关。若官本位制度一日不除,也就一日“高高在上”、蔑视群氓!!真可谓悠悠万事、唯官为大。历史上当过官的人物,不论他在别的方面成就有多大,其正式称呼、文集、墓志等,依然是多用官名。如汉朝蔡邕称之为“蔡中郎”,晋朝王羲之称之为“王右军”,唐朝杜甫称之为“杜工部”。

说起这杜工部的官称,杜甫只不过在四川节度使严武的幕下挂了个“检校工部员外郎”的虚职,其实就是个不管事的编外人员,这个“杜工部”就套上了。

大家都读过《红楼梦》,贾珍亲爱的儿媳妇秦可卿死了,可秦可卿老公贾蓉仅仅是个“黉门监生”, 国子监监生,一介白衣,葬礼的规格上不去,排场仪仗也不好看。于是贾珍就替贾蓉捐了一个五品龙禁尉,于是,秦可卿便可称为“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妇人”了。丧礼也就风光多了。

陈年古话不说了。新社会人民是主人,官员是公仆,党内不分大小,都称同志。但不知何时,大多数场合改为官称了。其实,官员们若是到了“那一步”,有人称呼他(或她)同志,那可就千金不换了。何也,称呼同志,最起码还是个“内部矛盾”对吧?

如今的泛称是“先生”,哪怕是大字识不了几个,哪怕是攀龙附凤的俗不可耐的人,哪怕是叶公好龙的文化人,哪怕是见利就钻、沽名钓誉、死乞白赖、为人不齿的人渣,你若给他署个名,也得签上两个字“先生”的,尽管心里很不屑!

先生不属于官称,是我打着字打着字跑题了……

202422日晚上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杂文)国人尊崇官称
    贾珍替贾蓉捐了一个五品龙禁尉,于是,秦可卿便可称为“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妇人”了。丧礼也就风光多了。


(杂文)国人尊崇官称

(杂文)国人尊崇官称

(杂文)国人尊崇官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