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红河镇马家庄子

标签:
昌乐县红河镇马家庄子老年夫妇收白菜论两委与托儿所 |
分类: 昌乐村影 |
这事儿我大意,没有与红河镇马家庄子村委提前联系,所以,也仅仅算是“路过”而已。好在马家庄子村南有“立集”公示碑文和“捐资筑路”碑文,起码是了解了马家庄子村的姓氏概况
我在乡村采风有一个特点,“村碑”我是一定要详细查看和拍摄的。一般来说,村民的姓氏是落漏不了的。
关于“落漏”这个词汇,特别解释一下,“落”读“la”(拉),不读“luo”(洛),好多媒体的播音(特别是女性)都读错了。汉语的读音的确应该注意了。老朽好几次想说,却一直没有寻到机会,这篇采风文章比较简略,就在这儿补上吧。
关于马家庄子姓氏,我从并排的两座石碑上,依次看到的姓氏为:孙、韩、周、张、曲、马、王、曾,计有八个姓氏。
至于捐款情况:孙业贵20000元,韩奉仁15000元,周光民和张兰孝各10000元,以下5000至1000不等。
尚未进村,就在碑文路西,看到一对老夫妻收白菜,我们一行四人(李玉成、韩玲群、林恒、本人)都感兴趣,边搭讪,边拍照……偌大年纪,四季辛劳,同行皆有所感吧?都是从农村走上工作岗位的,即使嘴上不说心中也都相通……
我们的车辆行驶在南北大街上,看这气势,无疑地是一条“主街”了。车缓缓行驶,我举机拍照,间或下车拍街景、拍村民。
见有竖形滑石(可能是滑石?),西面镌刻着“马家庄子村”五个红字。内有广场,甚宽阔。
北侧不远处有一院落,左右挂着好几个牌子,主要有“马家庄子新村总支部委员会”和“马家庄子村民委员会”,即通俗所说的“村两委”。盼望有村干部在,咨询一下村况;但未见,有点儿遗憾。打开办公室,挺整齐挺规范的,免不了拍个照,旋即走出。
再北行,有马家庄子幼儿园,大门气势不凡。
出村后,有蔬菜大棚;村民不知在栽种什么,只是太远,未知详情。
过葱地,路西老远望去,模模糊糊有建筑物,韩玲群女士问:“开过去吗?”我答:“田间小路不好走,算了吧,我拍个远景就行。”
眼看又有一个村庄,不知村名,待后叙之。
最后,简介马家庄子:
马家庄子,曾用名黄家楼、高家楼。行政隶属红河镇。元代,黄姓土著,名黄家楼。明初,高姓迁入,改名高家楼。清乾隆年间,马姓迁入,改称马家庄子。
百度红河镇马家庄子,从网上得知,这个村的文化产业比较先进,有大型舞蹈《红尘情歌》,还有篮球队等。交通方便,有大巴车通往红河镇。
2023年11月20日晚上发于本人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