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县顶”游记(第二集:抵达“三县顶”的前后)
(2023-07-17 09:34:32)
标签:
三县顶临朐青州淄川上传图片遭拒 |
分类: 旅迹苔痕 |
“三县顶”游记(第二集:抵达“三县顶”的前后)
刘福新
先下载我自己的一段游览感受,当然,这也与我昨天的观览有关,因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景物,总是互相映衬的。
我曾到过敦煌鸣沙山,我写道:“岁月泯灭不了我脑海中的一处风景,一碧如洗的蓝天下,米黄色的沙山袒露着酥胸;平整的沙面上,惟有一溜长长、弯弯、矮矮的木桩围住 的一角;蓊郁的树木,像一片跌落于沙山脚下的绿云。明媚的阳光下,所有的景物都投下清晰如剪的日影。这是我在画报上看到的一副风景照片,它以十分简洁别致的线条镌刻在我的脑海,连同‘鸣沙’这个诗一般的名字。”
若与昨日对比,最大的区别在于“米黄色的沙山袒露着酥胸”。“沙山袒露着酥胸”,可我昨天在车里看,没有“沙山”,全是“密林”,“酥胸”也不能“袒露”出来。
过了南山谷,再过一个“艺家客栈度假村”,那绿今人陶醉!就连木讷的内弟也激动起来,连声喃喃着“还是山里的风景好啊!”
途径淹子岭(淹读yan),车里拍一庙样的建筑,大儿子说是庙,我勉强拍了下来,通过瞄准镜我能看出是“五神同堂”。哪五神呢?我猜测是福禄寿祯祥吧?
山路很陡,有时候是呈五十、六十度角爬山。老伴禁不住追忆当年爬四川峨眉山的境况,看来,老伴对于峨眉山的记忆最深刻,因为她经常谈到峨眉山的登山车。内弟结结巴巴地形容出一句“像个‘句嘠子’啊!”我 笑了,因为这个比喻有点儿夸张,但也不失为一种笨笨的幽默。
车到一“坪”。什么叫“坪”?且让我稍稍解释一下:坪,泛指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这个“坪”的面积不小,岔道上有积水,分明是近日降雨所致。有一个好像山门的雏形,不知当时的设计者是如何想的?我觉得是一道败笔,换句话说就是“煞风景”。
车过“上龙宫”,猛然感觉:今日的打卡风景点就在眼前了!
又一个大牌坊,曰“中天门”,分明是仿效泰山的规制。石坊东侧有旌颂碑,曰“万古流芳”,是赞颂那些为这个景区出钱出力的人。幸亏浏览了一遍,让我茅塞顿开,因为右边第一行就让我彻底明白,这个景区的名字就叫“三县顶”。
我们开始登山。一边登山一边俯拍来时的路。啊,弯弯曲曲,曲曲弯弯,上得山来,真不容易!
有山亭,曰“聚仙”,我觉此名甚俗,既然里边有碑石,三面刻着临朐、青州、淄川,为何不叫“三县亭”?大儿子在这块石碑前给他舅舅做示范,这边是临朐,这便是青州,这边是淄川。
登山途中,给东营三对夫妇拍合影。因我没带名片,留下了手机号,然后加微信好友,昨夜我发第一集,已经得到新微友的赞佩。这位微友的昵称是“静以致远”。
2023年7月17日上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还是不能上传图片。我这篇博文顿时失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