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县顶”游记(第一集:莫忽略途中的风景)

(2023-07-17 04:55:25)
标签:

我们要去的风景区

三县顶

上传图片又受阻了

我何必缩小图片呢

杂谈

分类: 旅迹苔痕

 

“三县顶”游记(第一集:莫忽略途中的风景)

刘福新

曾发过一篇昌乐乡村采访的文章,题目就叫《莫忽略途中的风景》,2012年从成都到自贡的大巴车了,我又酝酿过这个问题,今天上午,大儿子驾车,拉着我老俩还有内弟(大儿子宏津的舅舅),要去一个崭新的风景区——“三县顶”游览。又想起了那篇旧作,不妨借来一用。文章摘录是自己的,用起来也放心。

原来的文章是写毕都乡小赵庄到杜家沟的,现在是写从昌乐到“三县顶”的。我只能从中间摘录了:

——从深山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美,那就是层层叠叠不同的颜色,在这种立体感的景色里更觉舒畅。蓦然里想起罗丹那句经典的话,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XXXXXX是个过程,但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忽略途中的美。更何况享受这种途中的美还是免费的。无论何人,其整个生命或部分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风光,只要有心,就会发现远处的一个山埡、一道沟壑;就会发现近处的一条溪流、一块岩石、一棵树木、一株小草、一朵野花。它们无不显示着独特的韵味。偶尔遇到一个行者,瞬间驻足,搭讪几句,甚至交流一个短暂的眼神,也会觉得生命是如此美好!

此情此景,用于此处可铆可榫呀!现在我想说的也就是这几句话,但如今大脑迟钝,以上的句子是写不出来了。山垭、沟壑、溪流、岩石、树木、小草、野花……我可是一样不漏地都拍上了,岂不是心有灵犀?

要说,我们的行进路线,不想多叙,仅仅是按照所拍的图片复述一遍:656分在车里拍下了“青州界”,接下来是九龙峪,一个曾经参观过的地方,记得也是大儿子驾车,到临朐一中与马玉顺主任会合,在马玉顺博客好友的建议下,到了九龙峪景区,这儿有个水库,临朐人称“张庄水库”,我与大儿子谈到此事,大儿子记忆犹新,说青州人不叫张庄水库,另有它名。我想也是,这是个两县交界之处呢,名字焉能相同?

过了这个曾经游览的水库,进入临朐县腹地,绿色更浓,又经过茹家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旧址,这个旧址我也拍过,那是进沂源深山摘苹果的时候。

又一个石坊,叫云中草原,我想这是有名堂的。

大儿子在一个村庄停车,说是景儿不错。我询问一位女士,她详细为我解释:“腌咸菜的大瓮,上边有个公,下边有个瓦的,后边是个骨节的节字。”十分感谢这位女士解释得如此到位,给她拍了一张照,离得太近,没拍好,我认为没能拍上脚那就是废片。

后又拍“桥头”,一棵又粗又高又壮的白杨树就是在这儿拍的,大杨树下是“嵩岭染坊”。又到了北边的桥头,又停车拍照。岩石上有一行字“风景这边独好”。

我在这儿流连,拍鲜艳的打碗花,拍养蜂人,拍桔梗。之后进入南黄谷,那是下一集的内容了。

为了顺利上传,今天早上,图片又缩小了一遍。

2023717日早上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三县顶”游记(第一集:莫忽略途中的风景)
            本文第一副图片拍于2023年07月15日17点30分。

这是昌乐县=与青州的交界线。

都缩得这么小了,还是不能上传吗?真后悔,我何必将好好的图片缩小了一遍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