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镇东李家庄采风纪实(上篇)
(2023-06-06 06:48:21)分类: 昌乐村影 |
在昌乐县,东李家庄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村落。该村,曾用名李家庄。行政属于红河镇,位于镇境西南角。明代,李姓由安丘南吾迁此立村,名李家庄。1981年,更名东李家庄。
百度搜安丘“南吾”,确有此地名。至于“南郚”或“南屋”,也有地名,但如今网上,是以“南吾”命名。
据融媒体李玉成同志的资料,红河镇东李家庄祖上来自于“峰山李”。据《安丘峰山李氏支谱》,第一世为李士桢。其弟兄四人均在元朝为官,元亡,躲避政治锋芒,兄弟四人散居各地,这个情况,与我营陵黄村刘氏家族(昌乐称“于留刘”)相似。
老大李士桢将“士”字拆为“十一”,之后以“李十一”面世,在李家沟过起了田园生活,即为“十一公”。十一公有一子一女,十一公殁后,其子女将其葬于峰山,这就是“峰山李”的来历。
现村址是后来迁移过来的,原村址就在东南五华里处。究竟为何搬迁?本人不知,也不想查得这么细。
有一个事儿,必须说明,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中华埠村的李谭云、李增云,到昌乐县红河镇东李家庄认祖归宗,续写《家谱》,我受融媒体李玉成同志之邀,一块儿参与了这一活动。
合影者从左至右(从对面看):李国伟(东李家庄支书)、李好强(昌乐一中副校长)、李谭云(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中华埠村。在青岛农商银行任职)、李增云(村居同上)、李守利(昌乐卫计局任职)、李法亮(东李家庄老支书)、李法启(村委)、李玉成(昌乐县融媒体任职)。
在村办公室外合影后,在老支书李法亮和村委李法启的陪同下,有重点地采访了一些村民,拍摄了村中一些人文景物和自然风景。
在采访中,我见缝插针,问起了东李家庄的情况,不愧是老支书,绝无一丝儿犹豫,一口答出:“四百零三户,一千六百七十六口;南北大街三条,东西街二十二。”我走着的即南北中心大街,我极目远去,一眼望不到边,足足三华里。
拍了一位老者,名叫李奇武,今年八十二。
之后,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北、南、东、西,依次拍来。有意思的是,沿着一条东西胡同朝东,有一片茂盛的树林,还有一盘老碾……
上集的正文就到这里吧,若有采风中相关事项,请浏览图片下边的注脚。
2023年6月5日子夜时分打字结束
怎么了?图片一直上传不了!我今天7点以前,将图片又一次缩小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