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魏氏庄园参观记(二)

标签:
滨州魏氏庄园之二徙义堂和福寿堂魏集古村落 |
分类: 旅迹苔痕 |
本来这篇博文的图片只发徙义堂和福寿堂,但内容略显贫乏,就连午饭前后所拍图片一块儿发了吧。
魏集镇位于惠民县境东南隅,东临滨州市区,西靠清河镇,北连胡集镇,南隔黄河与高青县相望,我国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防御性城堡式民居——魏氏庄园就坐落在这里。魏氏庄园由三组建筑群构成,世人所比较熟知的是建于1890年的树德堂。可我今天所说的是另外两处:徙义堂和福寿堂。
据查资料(不是复制,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打的):十世魏肇庆,五岁丧父,赖母长大。其客厅挂着一块“良二千石”的匾额(我没看到),“良二千石”是汉朝对于郡守的称谓,汉朝制度,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清末,是知府一年的俸禄。“良二千石”就是“一个好知府”的意思。魏肇庆至孝,建园供母消遣,亲自浇灌。光绪十九年(1893年)建成徙义堂。
“福寿堂”魏氏庄园“三堂”之一,该宅院不但建的早(同治四年,即1865年),而且质量好,建宅院究竟花了多少钱,也无证可考。“福寿堂”是魏振菖主持修建的私人宅第,原为五进大院,现仅存一进院,北屋五间,阁楼式建筑,东、西屋各三间。“福寿堂”有个“没份”的传说。什么意思呢?魏振菖是“小五”,未出生的时候,四个哥哥就将家产分割完毕。其父留下一句话:魏振菖若是没钱了,可以到四个哥哥家中取。由此聚财,建起了最早的福寿堂。
至于魏集庄园的徙义堂和福寿堂,正文不再详述,还可参考第一集里的附一和附二。
不过,我在这儿再补充一句:徙义堂有个“胡集灯节书会展览”,福寿堂有个婚姻地方风俗展览。这都是亮点。有了这两个亮点,或许稍稍弥补古建筑分崩离析的惨状。(仅有树德堂是完整的)
午饭前后逛的地方其实就是现代人活动的地方,一方面显示了当地人的智慧,另一方面也成为当地人谋生的手段。
这个规模巨大的场面名之曰“魏集古村落”,一个高大的牌坊矗立在前面最显眼的地段。根据领队吴尚军的提议,我很卖力地在牌坊前给大家拍了合影。我说的卖力的确是真的,因牌坊很高,要想拍下全景,必须身体侧倒……
午餐是很丰盛的,特别是“二七一教育集团”直接为旅游服务后,在生活招待问题上很大度。一年春秋两季旅游,不就是两顿饭吗?但退休人员觉得心里暖乎乎的。
午饭之前对于“魏集古村落”的参观比较仓促,大家赶着吃午饭;午饭后才是闲逛的好时机。魏集古村落大约有“小吃主体街”、“手工作坊街”、“民俗文化街”、“农家乐”、“特色民俗客栈”,我还看到了“怪街”和“酒吧主题街”。主要展示项目有当地的村民纯手工老粗布、豆坊、茶坊、醋坊、酒坊、酱菜坊等,有多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还有齐鲁各地美食,锅子饼、马蹄火烧、疙瘩汤、扒鸡等。
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19年05月10日10点27分。
不过,我在这儿再说几句。徙义堂有个“胡集灯节书会展览”,福寿堂有个婚姻地方风俗展览。这都是亮点。有了这两个亮点,或许稍稍弥补古建筑分崩离析的惨状。(仅有树德堂是完整的)
庄园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建筑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这个规模巨大的场面名之曰“魏集古村落”,一个高大的牌坊矗立在前面最显眼的地段。根据领队吴尚军的提议,我很卖力地在牌坊前给大家拍了合影。我说的卖力的确是真的,因牌坊很高,要想拍下全景,必须身体侧倒……(见第一集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