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魏氏庄园参观记(一)

标签:
滨州魏氏庄园参观记第一集树德堂鲁北平原建筑奇迹杂谈 |
分类: 旅迹苔痕 |
2019年5月10日,我们昌乐二中退休教职员工参观了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的魏氏庄园。我的博客已发布了一篇,是专发我的同事照片的。按说,这一篇才算第一集。
沿220国道行进,到达惠民县的魏集。下国道不远,快要抵着黄河坝堤的地方,就是那谜一样的魏氏庄园了。这是中国北方仅存的清代城堡式建筑群。那青色砖屋青色的瓦,构成了一幢神秘的历史深宫。
其主体结构为清代台梁式构架,建筑形式为砖 石木混合结构。平面布局是按照中国民居传统方式,沿南北纵轴对称设计,并按前堂后寝的原则依次排列,整个院落错落有致。庄园的院墙部分沿用了中国古代城墙的建筑模式,建有城门、城门楼、马面。院墙顶部有宽阔的跑道,通过吊桥与内宅阁楼相连。院墙西北、东南两角还创造性地增设了角堡并凸出墙体以监视、打击不同角度来犯的目标,这充分显示出庄园攻守自如的军事防御功能。
魏氏庄园由福寿堂、徙义堂和树德堂组成,保存最好的是树德堂。
我的博文第一集专讲“树德堂”。
不可能全部由自己敲字,主要下载网络。将下载的两份资料(附一:魏肇庆与树德堂
可网络里的资料缺字较多,特此说明:
魏氏十世魏肇庆的宅第树德堂坐落于魏集村东南。树德堂始建于1890年,历时3载完竣。整个建筑群包括城垣、住宅、池塘、广场、祠堂和花园,共计房屋 140余间,占地50多亩。建筑采用了传统的砖石木土混合材料,集古代防卫城垣和北京四合院功能于一体,内宅兼北方传统民居及南方阁楼建筑之风格,是鲁北平原上霍然而起的一个奇迹,是魏氏族人想象力的一个奇迹。


附一:魏肇庆与树德堂
据说为了树德堂的设计,魏肇庆遍访鲁北及胶东一带官贵名绅邸宅,都感到不尽如意,遂去京城寻访。魏肇庆本人少时曾在北京上太学,京城皇家建筑的气派和民居的隽永给他留下了强烈印象,并注入了他早年的梦想。魏肇庆生父及嗣父均曾在京城做官。凭着他的关系,自然找到宫廷御用设计师并不费力。设计师说:“设计我容易,只怕你没钱建。”魏肇庆微微一笑说:“我就是不缺钱。”最终建树德堂耗用魏肇庆的银子据说是10万两。笔者查阅了一下,这在树德堂动工的1890那一年,恰恰是整个大清国北洋海军全年军费的十三分之一。
这耗巨资建造的庄园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庄园呢?多少年以后,来此游览的后人感受最深的是它的所谓“防御功能”:整幢庄园基础被掘来之土垫高了一丈,使树德堂成了平原上的一座高台,据说为防黄河水患。整幢庄园被一圈数丈高的城墙围住,城墙上是甬道和堞墙,四角是瞭望堡。在层层院落及屋宅间,遍布有武器库、兵勇寝室、暗室、暗道和防御吊桥,据说为防匪盗之患。
后人很难理解庄园主近乎于病态的戒心,但于生活在那个特殊动乱年代的魏肇庆来说,却十分自然。魏肇庆出生前的1851年,太平天国及河南捻军相继起事。
1868年,值魏肇庆15岁时,捻军打到惠民,魏家曾捐青蚨筑圩而御。这以后,社会动乱日剧,处于鲁冀两省交界的鲁北更是匪盗横行,劫富事件频出。庄园开始兴建前两年,即1888年,就有“巨盗”夜入魏宅,给魏氏族人心中留下了长久的余悸。再者,因政府衰败,黄河堤坝长年失修,仅树德堂动工前5年间,黄河下游就决口了3次,其中决口最近处刘旺庄距魏集村仅60里。魏肇庆做梦都担心黄河决口将其几世积攒的财产化为水漂。 城堡抵挡不住一个家族的衰落。
树德堂建成的翌年春,魏肇庆择得吉日,携妻及二子二女乔迁新居。魏肇庆本人却积劳成疾,久治不愈。8年后的光绪二十年,即1902年,49岁的魏肇庆因风湿病复发而不治。据说魏肇庆一直恪守一夫一妻之家风,不曾纳妾。其妻为其生育二子二女。长子魏?,曾在京任内阁中书,做些秘书一类的事务,后弃职回乡管理族务。但举人出身的魏?,明显缺少父亲的经商才能和兴趣,各地店铺放任族人和亲属自主经营,各店铺连年亏损,相继倒闭。蒲城当铺竟因一场大火烧得精光,家中积蓄甚至不够还押当人之债。还有一种说法是魏?娶了5房妻妾,且吸食大烟,魏氏协和一支败落始于他。
郁郁寡欢的魏?死后留有二子,老大曾参加国民党军队抗击日寇,并变卖过家产购置军装武器,可惜以后下落不明,无后。老二幼时随其母改嫁。魏肇庆的二子叫魏杰,早亡,亦无后。 魏肇庆小女相貌美丽,天性孤傲,一直觅不到门当户对的郎君,竟耽成老姑娘,抑郁而死,死时38岁。如今,游客很容易从深院里找到小女当年的闺房,还可以找到魏肇庆专为爱女修建的茅厕墙基。这高墙、深院及木窗棂上静静的斜阳带给游客的是无尽的唏嘘。 魏肇庆的城堡虽然没有遭受过匪盗袭击,也未遭受过黄河水患,却无法抵挡一个家族的衰落。当一个王朝气数将尽之时,它的臣子们亦理所当然地从社会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附二:魏氏庄园导游词
魏氏庄园建于清光绪十六年,是清代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第,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890-1893年),历经战争洗礼和政治运动冲击,主体建筑保护完好。该庄园布局巧妙,结构合理,城垣、住宅房屋相互为用,巧夺天工。庄园占地面积24613平方米,分城堡式住宅、广场、池塘、花园四大部分。住宅外围城垣为青砖砌体,南北长84米,东西宽46米,墙高10条米,基宽3.8米,顶宽
住宅房屋建筑是按照《清工部工程则例》设计,同时又有典型的地方风格。其主体结构为清代小式木作台梁式构架,建筑形式为砖石木混合结构。平面布局是按照中国民居传统方式,沿南北纵轴对称设计,并按前堂后寝的原则依次排列,整个院落错落有致、流线分明。鳞次栉比的住宅房屋与高耸的城垣融为一体,尤其突出了能攻易守、进退自如的军事防御功能。
住宅群体共三进九座院落,共有大小256间房屋。现存院落6个,住房40余间,房屋营造为硬山,分卷棚顶、花脊两种营造方式,形式风格特异的前厦回廊。院落群分别由中路院落和东西侧跨院组成,中路院落为主体建筑,属于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住宅。两侧跨院分别有私塾院、裁缝院、厨房院等。院落间设有通道、房屋间以夹壁墙和暗道相连,通过石流向内宅供水,供物靠内外相通的壁洞。各房间冬季取暖采取中国传统的火炕式。城堡内有50余间粮仓,可贮备大量粮油,地下埋有大量煤炭,有两眼砖砌水井,遇到战争或灾荒,即使经年不开城门也有足够的生活保障。此外,内宅北大厅东西两端硬山设有吊桥,联接城墙顶部。
自1986年至今,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共拨付专款200余万元,对庄园进行抢救性维修,恢复了城垣原貌和主体建筑,治理了周边环境,为实施总体规划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基础。